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谢伟锋
“吹哨人”(Whistleblower)一词源起英国警察发现有罪案发生时会吹哨子的动作,现在被用来代指“为使公众注意到政府或者企业的弊端,以采取某种纠正行动的人。”巨头公司无法回避“原罪”的灵魂拷问,也就是自身利益与公共福祉的平衡。当一些罪恶进入到了阳光地带,就势必会有良知与黑暗的角逐。电影一般会把这种博弈设定为力量的悬殊,即“以一敌百”,并且最终正义的一方获胜。在这方面,《吹哨人》也不能免俗。
电影《吹哨人》海报
意外空难、跨国交易、离奇死亡……一张无形的大网,把《吹哨人》男女主人公马珂和周雯纠缠在一起,由此开始冒险之旅。一般而言,惊悚或烧脑类电影,在悬念布局的时候,会有意进行线索的弱化处理,把大部分问题交给观众解答,或在结尾处点题。但《吹哨人》在这方面过于“快进”,基本上前半部分悬念就已经被揭晓,以至于剧情过早地进入平淡,让人感到这是一部没有耐心去设计“机关”的剧本。毕竟,连《唐人街探案》这样的商业片,在正经探案的部分都保持较高的悬念性,而作为“类型片”的《吹哨人》,反而有些不够深入。
观众是喜欢“反差”的,如果把“吹哨人”设定得太富有正义感,容易代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侠客情节。为避开这种雷区,《吹哨人》为男女主角设定了“一夜风流”的出轨场景,把它作为两人反复挣扎和不断纠结的源头,有意剥离了些许的主角光环。但是,这种手法用来操作《北京遇上西雅图》还可以,用来设定类型片的叙事背景,总有些尴尬的意味。让主角背负精神枷锁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但导演薛晓路选择了观众不太容易接受的方式。这有点不讨巧,甚至会产生观众意见的分野。
不出意外,《吹哨人》里的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表面上的代价是女主角香消玉殒,但实际上应该更加惨重。别忘记那个在地图上被抹掉的非洲村落,它们是片中巨头公司野蛮生长的牺牲品。“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这句老梗适用于大部分电影,所不同的是,正义迟到的方式千千万万,《吹哨人》只是信手拈来了几种而已:电影中,巨头公司不再承担责任,监管形同虚设,精英成为共谋,弱势群体沦为鱼肉……这几种都是比较典型式的“反方加持”,一旦人的欲望大行其道,就让正义堵在路上,进退不得。当然,这种“迟到”,也是电影矛盾性的所在。
对于《吹哨人》,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影片给人带来的思考却是相当真实的。我们当然不能依靠某个蝙蝠侠式的人物来主持正义,而一个巨头公司如何正确地“在商言商”,并造福大众,是未来的公众关切。或许,《吹哨人》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谢伟锋)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