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王评章:
《月亮粑粑》这部剧不仅令人感动,也让人很受教育。它十分真实,也因此很有力量,让观众觉得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老师,贫困山区的孩子才能够有平等地享受到现代教育的机会,才有可能成为现代社会的“同时代人”。但老师们做出的奉献和牺牲是巨大的。该剧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对秦教师都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之情,并且很能感染人。另外,剧中对当时教育人事制度的僵化和骄横的批评也很中肯、很沉重。整部戏很紧凑,也很朴素、干净、流畅,贫困山区的生活气息非常完整,题材、人物、地方的特点都非常完整地融合在了一起。
这三幕戏的时间跨度很大,表演难度也很大,女主人公要跨闺门、青衣、老旦三个行当,而且戏份平均,毎个行当演、唱份量都足,难度很大,但也为演员提供了丰富的塑造人物的空间,给湘剧旦角表演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创作、展示空间。另外《月亮粑粑》团队的创作能力很强,整部戏的艺术水准比较高。在赞同前面几位专家对戏的充分肯定的前提下,我顺着刚才几位老师的思路,提几点建议:
第一幕戏排得很好,教室倒塌以后,重点呈现乡民们抢救老师的情景,表现乡民对老师的质朴情感,做得很漂亮也很充分,但是还应该给孩子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因为秦老师是冒着自己生命危险让他们死里逃生的,且一时生死未明;其次是在学校没老师愿来教学,他们可能长期失学的特殊情境下,秦老师舍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来到这里,他们应该有特别的震痛,有山区孩子的特殊情感和表达,这些会打动老师。年轻的老师,也才会有一个刚开始单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到舍不得离开孩子们的情感的过程和转折。孩子们和她的情感交流是很重要,但目前来看这方面表现比较缺少。
第二幕的结尾虽然比较简洁,但似乎还需要展开。这里面牵涉到,虽然教育部门不认识、不承认秦雅云老师的价值,但是学生们的成才却以另一种存在证明了,她的自我价值已经不需教育部门的认可。所以应该有她骄傲、自豪的表现。现在戏的核心唱段集中在“代课不转正”的悲伤不平中,似乎人物还应该从“命运”的倾诉转到人物自身价值的自觉。
第三幕的主人公刻画基本是停滞的,人物主动动作力量不足。现在表现在大家对学校的恋旧情感上,反对撤并(当然也有孩子们上学路远可能失学的担忧)。但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优化的时代,孩子们应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平等享受到现代化社会的成果,这是他们的权利,只有通过更好的教育,这些孩子们将来也才能有更好的人生机会和更大的成就。30年的教学生涯,秦雅云老师不能一成不变,思想、观念、情感应该有一个变化、升华的过程。因为一个人办一个学校,一个老师教一个学校,这种教育方式非常无奈,也非常落后,同时对孩子们是不公平的。在大家都沉溺在对学校的怀旧中时,反而可能是她醒悟过来支持撤并。要说孩子小走不了长路,解放前解放初福建山民用大箩筐挑小孩进城读书,山东有个舞蹈“担鲜藕”,最后要是挑小孩去读书,场面可能洋溢另一种气氛。秦老师最后如能反转一下,人物或能较深入也较有层次感一点。
最后,提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虽然我对湘剧没有研究,但在《月亮粑粑》中,我还是感觉湘剧的特色不太鲜明。几个传统曲牌的出现,似乎是为了增加戏的地方特色,但实际上变成了客体。而如果要把戏做成地方音乐剧,那自是另当别论。
(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