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生”归来,“侏罗纪情怀”难掩创新疲态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重生”归来,“侏罗纪情怀”难掩创新疲态

来源:齐鲁晚报2025-07-08 10:00

  作者:刘宗智

  网络平台最新数据显示,好莱坞科幻巨制《侏罗纪世界:重生》上映仅6天,中国总票房已突破3亿元人民币,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新片中遥遥领先,市场表现超预期。

  票房不断攀高

  作为斯皮尔伯格缔造的“侏罗纪宇宙”第七部作品,《侏罗纪世界:重生》由环球影业制作,2025年7月2日北美首映,同步登陆中国院线。影片由曾执导过《哥斯拉》《侠盗一号》的加里斯·爱德华兹掌镜,《侏罗纪公园》编剧大卫·凯普执笔,斯皮尔伯格担任执行制片人,“寡姐”斯嘉丽·约翰逊、乔纳森·贝利等领衔主演。故事设定在《侏罗纪世界3》五年后,濒危恐龙族群栖身孤岛,其体内蕴藏着足以革新人类医学的神秘基因。为夺取这一宝藏,一支精英小队深入恐龙禁地,却遭遇远超预期的致命危机与惊天阴谋……

  从票房成绩来看,“侏罗纪”IP的市场号召力依然不容小觑。北美首周1.47亿美元登顶周冠,同时创造了2025年迄今北美首映周末票房第三大佳绩,仅次于奇幻动作喜剧片《我的世界大电影》和奇幻冒险喜剧片《星际宝贝史迪奇》。中国市场,《侏罗纪世界:重生》上映后也一直蝉联票房冠军,截至7日中午,票房已达3亿元人民币,此前势头较猛的另一部好莱坞大片《F1:狂飙飞车》不得不暂避其锋芒,从榜单冠军退居至排名次席。

  尽管《侏罗纪世界:重生》中精心埋设了致敬前作乃至斯皮尔伯格《E.T.外星人》、爱德华斯《哥斯拉》的诸多元素,意图唤起观众情怀共鸣,实际效果却未尽如人意。国内主要网站开分仅为6.2分,这一成绩既低于《侏罗纪公园》系列,同样不及《侏罗纪世界》系列的前三部。

  观众普遍反映,影片视效震撼,恐龙呈现逼真依旧,但剧情陷入严重套路化桎梏。主线围绕制药公司雇佣兵(斯嘉丽·约翰逊饰)采集恐龙基因,副线则强行嵌套“作死一家人”的丛林冒险,两条叙事线关联松散,“剪去其一亦不影响故事完整”。更被诟病的是,作为核心卖点的恐龙惊艳亮相却时长不足,惊悚氛围塑造薄弱,配角死亡处理仓促。有网友犀利点评:“观众未及害怕,人已入龙腹。”

  印象最深是第一部

  在好莱坞科幻冒险大片中,“侏罗纪”系列电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开创了好莱坞此类电影的新篇章,填补了恐龙题材科幻电影的空白,同时也通过对侏罗纪恐龙世界的视觉建构,满足了观众对于史前恐龙文化的好奇与想象。

  1993年,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改编自迈克尔·克莱顿同名小说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观众与影评人为了这部电影纷纷涌向电影院,并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因此,《侏罗纪公园》成为当时最成功的科幻冒险电影,全球票房总额高达11亿美元,并且其电影衍生品的数量和种类惊人,掀起了电影产业经济发展的新高潮。

  时隔四年,斯皮尔伯格又将《侏罗纪公园》第二部《失落的世界》继续推向大银幕,使《侏罗纪公园》成为系列电影,并形成独特的叙事背景、叙事框架和影像美学,使《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成为塑造和展现观众为之着迷、向往的史前恐龙文化的“专业户”,这一系列电影几乎对恐龙题材科幻电影形成了产业垄断倾向。

  此后的《侏罗纪公园3》及《侏罗纪世界》系列同样广受欢迎。尤其是“侏罗纪”系列的第四部电影《侏罗纪世界1》,该片上映首周便刷新了“新片上映首周榜单”的全球票房纪录,最终影片全球劲收16亿美元票房,一度晋级电影史上最吸金的电影前三,目前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十位。但在不少影迷看来,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斯皮尔伯格开创性的《侏罗纪公园》,今年这部《侏罗纪世界:重生》的水准仅徘徊于系列中游及格线。

  再难灼烫心灵

  “侏罗纪”系列在中国同样拥有深厚观众基础。上世纪90年代,《侏罗纪公园》三部曲便已登陆中国银幕,而《侏罗纪世界》三部曲更是暑期档常客。2018年北京电影节,“侏罗纪”四部连映,开票14秒即告售罄,足见其持久魅力。

  “侏罗纪”IP为何能长青30年?究其根本,或许还是源于人类对恐龙世界奇异景观的探索欲与好奇心。正如主角所说,“就当作在6500万年前的丛林中散步一样。”《侏罗纪世界:重生》中,沧龙和棘龙共生捕猎,在海洋中围困船只,泰坦巨龙在高可没人的草丛中踱步行进,这种飞跃的想象力将视觉奇观推向极致,为观众提供了原始的震撼体验。

  作为经典的科幻冒险大片,“侏罗纪”系列作品同样秉承着深刻的人文情怀表达。创作团队并没有把影片打造成为单纯的视觉享受作品,而是希望在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同时引发大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从《侏罗纪公园1》开始,侏罗纪系列就一直在表达着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而非对抗甚至试图控制自然的主题,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投射到作品中人类与恐龙的矛盾上,在矛盾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对策。《侏罗纪世界:重生》延续了该系列的主题表达,在矛盾设计上更加激烈和复杂,力求将人类对抗自然的后果充分展现出来,达到警示世人的效果。

  《侏罗纪世界:重生》的票房成功再次印证了超级IP的吸金能力,银幕上的恐龙依然能点燃观众的肾上腺素。然而,当技术奇观沦为流水线的标准配置,那份曾令全球观众战栗与狂喜的原始悸动,似乎已渐行渐远。这座辉煌了三十年的“侏罗纪公园”,是否终将在好莱坞的工业流水线上,凝固成另一具华丽却冰冷的商业化石?这不仅是本片的叩问,更是整个系列乃至好莱坞大片模式面临的难题。(刘宗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酱园弄·悬案》:旧案重述的重心偏移与价值偏狭

  • 《长安的荔枝》:当历史厚重感消解于轻喜剧叙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