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这些年,古装剧质量明显提升,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在美学品格、精神旨归、艺术表达等方面,古装剧都令人耳目一新。
一方面,中式美学成为古装剧的自觉追求。这种追求首先体现为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入。比如,《清平乐》中融入了水墨画、家具、宋词、草书等元素。还体现在对传统艺术手法的借鉴。比如,《繁城之下》的镜头语言,借鉴了古代园林艺术。《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巧妙化用传统绘画、建筑的“留白”手法。《琅琊榜》的水墨画风、《清平乐》《鹤唳华亭》淡雅古朴的影像基调,都是中国传统美学在古装剧中的创新应用。
另一方面,古装剧热衷于知识考古,对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领域的还原都更为精准,力求有据可考。这样的努力,增强了作品的历史质感,让观众进入立体的古代社会情境中,产生沉浸式观感,增强了对历史的深入认识。这是影视表现维度的全新拓展,也是建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实际需要。
再一方面,古装剧还自觉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比如,《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张小敬,为守护百姓安全几经生死,生动诠释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唐朝诡事录》《梦华录》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诉求。《琅琊榜》体现了以身报国的家国情怀。
这些变化,呈现了影视创作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的可喜成果,彰显了创作者的审美自觉和文化自信,让观众生发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增强了大众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内容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6月26日15版《古装剧迭代:彰显审美自觉与文化自信》;作者: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殷昭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