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七夕的文化底蕴,远不止牛郎织女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七夕的文化底蕴,远不止牛郎织女

来源:文汇报2024-08-10 09:45

  作者:叶晨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说起七夕,我们就会想到古老的传说。鹊鸟搭桥,夫妻相会。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在七夕节晚上,凡间的女子向天上的织女乞求智慧和持家的技艺,也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七夕节是怎样形成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乞巧的风俗,是否就包涵了七夕节的所有文化底蕴呢?如果不是,那么七夕节还意味着什么?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茫然:七夕节,不就是这样的吗?一个传说而已,它还能有多少“讲究”不成?

  很多传统文化沿袭了几千年,发展到现在,可能添加、修改了很多东西,变得丰富或芜杂起来;也有一些,可能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逐渐被淘洗、磨损,以至于只剩下微渺的一点传闻。七夕节就属于后者。直到读了刘宗迪的《七夕:星空、神话与异域风俗》,我才发现自己原先对于七夕的认识有多么浅薄,而在重新认识七夕的过程中,再度燃起了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由衷的自豪。

  牛郎偷看织女洗澡,藏起她的仙衣,逼迫她嫁给他。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看来有很多糟粕。可试想一下,如果织女真不想嫁给牛郎,作为天女的她,就真的没有办法吗?这个传说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或许,就像刘宗迪所说的:“就这样从牛郎织女的故事中,从银河边脉脉相望的两颗明星间,初次领略了爱情的珍贵和离散的忧伤。”这是传说动人心弦之处,是它被世代传诵的原因所在。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魏晋时期始见记载,但它必定有一个悠长的口头流传历史。那么,这个历史的源头在哪里呢?

  刘宗迪大学时就读于南京大学气象系,后又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这些年来,他致力于民俗学、神话学、口述文学的研究。刘宗迪指出,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有很多异本,但不管故事怎么变化,核心都不变,即牛郎织女七夕会天河,是永远不会变的。因为这些传说原本就旨在解释七夕节的来历,这在民俗学中被称为释源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其实是为了解释天上两颗星星的由来,所以,也应该从这两颗星星入手,探究牛女故事和七夕风俗的来历。

  刘宗迪展示了自己气象学出身的学识素养,围绕着织女星和牵牛星的星象,简明扼要地梳理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时属孟秋,暑热减退,秋气乍起,女人们要纺纱织布,准备寒衣了。在她们的头上,有一颗星星总是在黄昏时分高悬夜空,被古人作为七月到来的标志,而七月正是纺织娘开始昼夜劳绩的月份,所以这颗星星就被华夏先民命名为织女。这样的命名,饱含着人间气息和世俗情怀,也是对世间劳苦女子的一丝怜爱。顺着织女星的位置看过去,在它的东南方不远处,还有另一颗明亮的星星,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中国古人将之冠名为牵牛星,让牵牛和织女化作天上的一对俊男靓女,演绎出一场场悲欢离合的故事。

  从传说切入,刘宗迪讲述了古人观象授时的学问。28星宿如何成为中国传统天文学的恒星坐标系统?牵牛星何以一星而二名,既名牵牛,又名河鼓?原来,星星被命名为“牵牛”,是因为牵牛象征着牺牲,春夏秋冬,四时轮转,每一次重大祭祀,都要牵牛去祭告天地。牵牛化身河鼓,就成了天上的一员大将,把守着天上的津渡,也等于守卫着人间的风调雨顺,守卫着季节的秩序。

  我们现在都说七夕节,但其实,“七月七日”这个说法,在早期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的先民在起初都是采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法,历法是到后来才被发明的。传世文献中,最早确凿无疑地出现“七月七日”这个日期的,当属东汉学者崔寔的《四民月令》,其中记载了七月七日的诸多事务,包括现在还流传着的曝晒经书和衣裳以防霉烂生虫,正是合乎时宜之举。这些传说中还包括了魏晋文人郝隆和阮咸的放诞行为、道教麻姑献寿的故事、历代宫廷岁时活动等。在古代,家家乞巧望秋月,七夕节是一个繁盛热闹的节日,文人墨客调风月,留下了无数的诗篇短章。

  七夕节的盛况,在宋代到达了巅峰。这与宋代市民文化的流行大有关联。宋代都城打破了唐代都城封闭的坊市,废除了夜禁,城市生活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宋代城市这种前所未有的的繁荣景象,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所描绘的汴梁的七月七夕盛况中一览无遗。而刘宗迪论述的精微之处,在于他抓住了宋代七夕诸般新生事物中的一样——泥孩儿摩睺罗。这种用土、木、蜡制成的婴孩形泥塑,这种来历不明的外来之物,它为什么不仅在市井间受到热捧,而且竟然还在宋代祖宗的庙堂中登堂入室呢?

  刘宗迪追溯此物的来历,从其本身的名字及其所带的异域风味,显然不是传统七夕风俗所固有之物。胡适曾提出,摩睺罗即佛经中的摩睺迦罗,也有学者指称其为佛经中的另一个人物摩睺罗迦,另外还有一些其他说法,总之都与外来文化的输入有关。刘宗迪寻找曲径通幽的线索,发现宋代的摩睺罗与西亚的塔穆兹之间的“遥远的回响”,他还将之与弗雷泽的名作《金枝》作比较,探讨广泛存在于亚欧老大陆各民族中的、与自然时序密不可分的、旨在祈求和促进农作物丰收的增殖巫术及其神话。他在比较中发现不同文化的相似性,发现祆教、波斯雨神节等仪式中的文化因素对中国的影响,它们渐渐融入了中国民俗,成为了华夏本土节日风俗中的一部分。东京汴梁的七夕风俗之所以独具异彩,呈现出浓厚的胡风,正是因为与汴梁的祆教遗风有关。

  波斯文化对于宋代七夕风俗的影响,不仅见于北方的汴梁,也见于东南沿海的粤、闽、浙等地,这是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而发生的。至今,比如广府的七夕摆七娘、祭康王,闽台儿郎拜魁星等风俗,都是证明。同时,这也印证了北宋以降,东南文运昌盛、人才辈出的现象。宋代是中国天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魁星主文运,这在中国传统的星官观念中,是一个发明。七月七日拜魁星的风俗,是从海上而来,源于西亚、北非地区崇拜天狼星的风俗,在我国转化,入乡随俗,落地生根。

  七夕风俗在经历了宋代一番惊采绝艳的繁华之后,在此后的元、明、清三代,再也没有翻出新的花样。其历史进程,与中国经济、文化兴衰沉浮的轨迹,非常吻合。在人们的心目中,七夕的节日情境渐趋于消沉,到如今,往往也只是挂着“中国情人节”的名头,被作为消费主义的噱头。可是,当七夕乞巧的传统风俗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基本消歇之后,诸如广东的摆七娘、闽台的拜魁星以及陇南的迎巧娘等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风俗反而依然存活,这恰恰又提供了一种见证:一种文化,如果历经世变而得以延续,其必定是有着内在的恒久的力量,并且是能够因势利导、因时而动的。

  这就是我们重新解读七夕的意义之所在吧。七夕,并不只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所代表的,也是我们传统文化衍变历程的一个观察切片。(叶晨)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鸳鸯楼·惊魂》突破1亿票房,国产恐怖片迎来第二春?

  • 《完美的日子》:专注于“当下”的美与意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