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芦 花
现代人普遍将七夕视为纪念牛郎织女凄美爱情故事的节日,这一解读主要源于与织女、牵牛两星相关的民间传说。正如杜牧诗所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以及张耒诗句:“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然而,通过历史文献考证,学界发现,牛郎织女传说融入七夕节的过程相对晚近,且在古代,爱情也非七夕的主题。
关于七夕节的渊源,目前学界的一个观点认为其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脱胎于“汉之游女”的神话。《诗经·周南·汉广》中提到:“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燕人韩婴在《韩诗内传》中将《汉广》中的“游女”解读为“汉水女神”,“游女,汉神也,言汉神时见,不可求而得之。”
在上古时期,人们具有浓厚的天人感应观念,认为天汉与汉水是相通、相感的。诗中的“汉”既指汉水,也指天汉,“游女”既是地上汉水的女神,也是天汉之滨的织女星神。游女形迹飘忽,可遇而不可求,她们不常降临汉滨,只有在汉水沐浴时才暂时现身。《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的“河汉女”其实也源自“汉之游女”的传说。从这一意义上讲,七夕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织女星神七夕下凡沐浴的神话,其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七夕乞巧祈愿的习俗也与楚地的少司命信仰有着密切关系。
然而,如果我们暂时抛开对诗歌象征意义的解读,仅从《汉广》这首诗本身来看,或许能够读出一些关于七夕新的含义。为了方便讨论,现将《周南·汉广》全文抄录如下: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通常而言,文学作品的技巧与形式,即其内在的审美样式,是评判一个作品的重要标准。历来从不乏对《诗经》的解读,评论家普遍认为,《诗经》字斟句酌,文学性极强,几乎是精炼的散文诗。然而,读《汉广》这首诗时,我们会发现,它打动人的方式并不在于技巧与形式。整篇诗,交代了地点、人物和故事情节,没有过多的语言修饰和技巧运用。它以朴素的文字,将所见、所闻、所想,原原本本地表达出来,就足以动人。
《汉广》所表达的是一种纯粹至极的爱情观,这种爱情观的核心是“克制”。爱情并不总是表现为热烈和张扬,它同样可以表现为内敛和含蓄。孔子说,“温柔敦厚,诗教也”,意思是说,经过诗歌的教化以后,人就懂得克制自己了,不再那么激烈,不再那么冲动了。这种爱情观在《诗经》的其他篇章(如《秦风·蒹葭》《周南·关雎》《陈风·月出》)中也可见相似的影子。
中国人对爱情的表达是含蓄的,“发乎情,止乎礼义”,这种内敛的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源,反映了儒家思想对社会行为和伦理规范的深刻影响。七夕节真正从乞巧节蜕变为“情人节”是进入21世纪以来才发生的事情。这一转变背后,资本的力量、媒体的推动以及西方思潮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现象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的重构。
周秦时期,“农业革命”确立了以耕织为中心的生产方式,七夕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在唐代,伴随着政治统一和经济文化的繁荣,七夕在诗文中留下了大量印记,进一步强化了与男女情爱的联系;至于赵宋之时,宋代文人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反思与批评,对乞巧行为的不屑,也与当时理学的兴盛有关。从古至今,七夕节的内涵一直在变化,但遗憾的是,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历程中,没有一次,它的主题是爱情。
如今,当我们再谈论起七夕这个节日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是什么?或许大多会将其与“爱情”联系起来。从传统视角来看,这种新的定位似乎背离了七夕节的原始内涵。尽管七夕自古以来确有一定的“情爱”元素,但其核心主题从未真正与爱情相关。然而,笔者认为,既然现代七夕节已经被赋予了“爱情”的主题,我们不妨接受这一概念,将其视作“中国的情人节”亦未尝不可。尽管这并不是一种对传统纯粹的复归,但却是对被压抑了几千年的情感的一种重新拾起。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在几千年前的某一天,一位樵夫站在水边遥望对岸的女孩,他内心在思索些什么呢?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希望、失望、幻想、幻灭……站在江边遥遥远望的樵夫,会始终铭记那个河对岸的姑娘。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个时候的人们,观念中并没有七夕节的存在,但或许几千年前的七月初七,矗立在汉水旁的樵夫与今天的我们一样,同样会在这一天期盼爱情的到来。(芦花)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