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 由兴波
苏东坡为后人留下了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四千多篇散文以及诸多具有独特艺术风貌的书画作品。此外,他的政治、哲学、教育、学术等思想亦闪耀出灿烂的光辉,在农学、水利学、医药学等方面亦有重大贡献。苏东坡所创造的文化世界被誉为“苏海”,赞其宽广深厚,如大海般波澜壮阔,动人心魄。苏东坡更是生活的智者,他的生活智慧为后人所推崇。历经千年,古今中外,对苏东坡的精神都赞誉有加,传承不息。从苏东坡身上,我们可以汲取无穷的精神营养。
苏东坡的家风淳厚,父慈母贤,诗书传家,不但在宋代影响甚广,而且穿越时空,在后世广为传颂。尤其是与弟弟苏辙兄弟手足情深,“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宋史•苏辙传》)。正所谓“一滴水可以见太阳”,苏家的良好家风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
苏东坡是一位文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在顺境之中,苏东坡胸怀天下,关心苍生黎民,勤于政事,兢兢业业为民谋福祉。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尽忠恪职的官员形象。儒家思想的“兼济天下”在苏东坡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苏东坡曾云:“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苏东坡《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他在其位谋其政,上忠朝廷,下爱百姓,不矜夸,不骄纵,不淫奢,为国为民,不谋私利,堪为从政者的楷模。
苏东坡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在逆境之中,他顺应自然,热爱生活。一方面,他安于现状,甘于忍受苦难,“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另一方面,生活的挫折又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旷达态度的背后,坚持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在精神世界中,苏东坡教会了世人如何看待贵贱、荣辱、是非、得失,尤其是对生活真实的认识,更彰显了他的睿智。清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就表扬苏东坡“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这是苏东坡的豁达与明智之处,也是他带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东坡《临江仙·送钱穆父》),他洞悉人生,对世间的美与丑有着清醒的认识,“人生看得几清明”(苏东坡《东栏梨花》)。但他并不悲观失望,而是遵循着自然的规律,遵循着社会的规律。他有抗争,但不莽撞;他有妥协,但不盲目。苏东坡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在能够实现理想的时候,他积极进取,尽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当身处困境之时,他能够通过文学、艺术创作来调整情绪,取得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他还能通过美食改变生活质量,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苏东坡的文化价值早已为世人所重,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衰。当代著名学者王水照曾云:“说不全、说不完、说不透的苏东坡,永远的苏东坡。”“东坡文化”的当代传播如火如荼,近年来各种研究、传播“东坡文化”的机构频频成立,各级机构专设“东坡”研究专项,成立专刊,相关的科研、普及成果数量大增。相关的文化产品也源源不断地推出,以电视专题片、电视剧、戏剧、舞剧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东坡的各个方面。全国多个场馆举行了东坡主题的书、画艺术展。“东坡文化”也带动了相关的文旅产业发展,以“东坡”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增加,“东坡文化”周边产品得到开发,东坡形象作为表情包在网络广为流传。借助“新媒体”,使得原来“文人化”“学者型”的苏东坡渐趋“大众化”“普及化”。这一系列举措,使苏东坡走进了当代人的生活中。苏东坡的“粉丝”涵盖了各种职业、多个年龄段,几乎达到了“全覆盖”“无死角”,不得不说是一个文化奇迹。“东坡热”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播的典型现象。
“苏东坡”之名早已远播海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东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对于域外苏东坡资料的搜集整理、文化交流等得到扩展,“东坡文化”的海外接受渐成热点。这是“文化自信”的现实表现,是加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对话的有效手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很多,中国历史上优秀的思想家、文人、艺术家、政治家有很多,他们都有着各自的优长,都值得在当代进行有效的继承和传播,“东坡文化”仅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正所谓“诗酒趁年华”(苏东坡《望江南·超然台作》),若能借助“东坡热”引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挖掘其他的优秀文化元素,则“东坡文化”传播的引领之功大焉。
我们同时也需注意,“东坡热”之下也需要“冷思考”。在“东坡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坚守学术底线,注重经典的选择和有效传承。东坡研究要有“精品”意识,宜泛更宜专,切莫流于浮华。要避免“东坡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庸俗化,避免“蹭热度”“赚流量”,曲解“东坡文化”。“东坡肉”不是“唐僧肉”,更不要乱加佐料,让“东坡肉”变味。
文化复兴对于民族复兴至关重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当前国家建设的重要使命,希望能够借助“东坡文化”的传播,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动,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由兴波)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