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赵建中
《麦克法兰》是由新西兰女导演妮基·卡罗执导、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体育题材影片,讲述了白人教练怀特带领一支由墨西哥裔学生组成的田径队夺冠的励志故事。影片根据1987年的真实故事改编,由于在艺术表现上的独具匠心,使其在同类影片中有亮眼的表现。
电影剧照
影片的主人公怀特原本是在大城市工作的橄榄球教练,因个性暴烈、处事鲁莽被学校辞退,不得不在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边境小镇麦克法兰落脚。这个以墨西哥移民为主的农业小镇经济落后,黑道猖獗。当怀特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到了这个沙漠中的小镇后,他无可奈何地成为了一名田径教练。无意中,他发现这里的男孩们的天赋——为了帮父母做家务或干农活,他们每天跑步往返于学校与家,具有超强的耐高温能力与强健的体魄,于是,没有任何田径训练经验的怀特就开始着手创建一支越野跑团队。
在美国,越野跑队往往是私立学校中白人学生的运动项目,与这些出身贫困的墨西哥男孩原本毫不相干。在麦克法兰,男孩们每天凌晨四点就被叫醒,与妈妈一起干农活,因为加入了帮派厮混,打架斗殴更是家常便饭。越野跑是什么?他们没有兴趣,也毫无概念,怀特不得已采取各种方法,终于把这支队伍筹备了起来。毫无疑问,这支越野跑队经历了诸多次的失败,每一次都给怀特与队员们以沉重打击,但这也是积累经验、磨练意志与蜕变成长的过程。最后,怀特率领的这支由7名墨西哥裔孩子组成的越野跑队终于取得了州冠军,这份成功与荣誉不仅给孩子们找回了勇气与信心,也让怀特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与信任,实现了人生的价值。通过跑步,他们都找到了新天地。影片也得以启发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暴自弃,可以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
本片的导演妮基·卡罗以女性导演特有的悲悯情怀、审美眼光与细腻风格,赋予影片独有的艺术魅力。影片中不仅展现了美国西部广袤的山岭、原野和大海,还让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辽阔悠远,阳光浪漫,传递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息。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导演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墨西哥裔学生的群像。该片中的墨西哥裔学生并非一部励志片中的陪衬,每一位都极具鲜明个性,家家都有着各自的忧伤与无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种族、阶级间的代沟以及各自难言的苦衷,孩子们在影片的前半段与怀特一直处于半对立状态。这一点,在瓦赖斯身上体现得尤甚。直到情节进展到接近中段,瓦赖斯由于不忍家庭矛盾意图自尽时被怀特及时劝阻,这种尴尬的师生关系才有了好转的苗头。在日积月累的交往过程中,学生们逐渐体会到了怀特的良苦用心,并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我的人生是可以改变的。原本涣散的越野队逐渐拧成了一股绳,就连身材肥胖、体力最弱的丹尼,亦在州决赛中发挥出了超常水平。同时,他们在奔跑的过程中,他们各自的灵魂亦获得了某种难以名状的释放与自由。犹如《阿甘正传》中的福瑞斯特·甘一般,在一次次地练习与竞赛的历程中,他们各自的自我价值得到了确立,突破了自我的限制,完成了人生的历练与超越。此外,影片中的队员有三位是来自麦克法兰的非职业演员,他们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但导演始终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安排他们进行了表演和体能训练,最终使得三位演员呈现了出色的表演。
影片最后,人物原型出现在大银幕上,字幕提示观众,队员们后来都上了什么大学,从事什么职业。其中,一位叫何塞的队员成为了《洛杉矶时报》的记者,当时他正在伊拉克采访,没有出现在影片中。这是影片中最感人的一幕,因为它源于真实。该片在北美上映一周,即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观众的评级在同期上映、知名度更高的《五十度灰》之上,这意味着这部属于美国传统范畴的电影在艺术表现上拍出了自己的新意。
(作者赵建中系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