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国家快速发展,民族题材影视创作始终紧跟步伐,刻画民族地区的发展、人物命运的变化,用独特视角开拓现实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内容空间。
这些作品,既展现了民族地区真实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存体验,也表现了现代化过程中,观念变迁、心态调整等复杂维度。如电影《远去的牧歌》,深情凝视草原牧民开始新生活的过程,折射时代变革过程中一个民族的精神变迁轨迹。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山海情》等,在呈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细腻刻画贫困户的心理转变。电视剧《金色索玛花》《阿坝一家人》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叙事重点,准确捕捉扶贫故事背后百姓的心路历程。
新时代民族影视创作,在直面现代转型的同时,还在艺术上实现突破,用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找到优秀民族文化全新的美学发现。电影《米花之味》一改以往留守儿童影片的深沉色调,用明快的配乐、亮丽的色彩,描写一个社会切面。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不落窠臼地把田园治愈故事,放到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传达出白族诗意栖居的生活态度。
一直以来,民族题材影视创作在守正创新中探索着创作方向。民族影视工作者,要在把握文艺创作规律的同时,思考现代化与民族传统共生共存。唯有在守正创新中去发现和理解新时代,才能用全新的审美创造进行独特的视听表达,从而激发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良性互动。
(内容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6月14日15版《民族题材影视创作迎来新一轮发展》,作者卢蓉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