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思静
近期,潮玩形象“Labubu”从盲盒走向社交热点、国际市场,成为现象级存在。Labubu的爆红并非偶然,而是中国潮玩文化从“物”向“意”转型的关键节点,其影响力超越审美消费,成为年轻人自我认同、情绪投射与文化参与的载体。从Labubu的现象出发,可探寻中国原创IP走向全球文化市场的可能路径。
打动人心的内核:从“好玩”到“共情”
Labubu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可爱”,其“丑萌”形象打破了大众对“可爱”的传统定义,却精准呼应了当下青年“去中心化”的审美诉求,代表了年轻人对完美形象的解构与重塑。在现实语境中,年轻人能从这一“不完美的小怪兽”身上找到认同与共鸣。
随着“谷子经济”与“痛文化”的流行,潮玩产品早已不再只是玩具,而成为个体情绪投射的载体,蕴含着一种“被看见”“被理解”“被治愈”的心理表达。Labubu的设计给消费者留下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少粉丝会对Labubu进行个性化改造,为它们美黑、镶牙钻、穿娃衣,这种再创作方式为大众留下了巨大的情绪想象空间,再加上社交媒体上互动分享构建起的全球社群,让Labubu成为一种情感寄托和社交货币。这也说明了,一个IP能否出圈,重点在于其有没有为消费者提供情感满足的消费体验。
文化传播路径:从情感打动到文化认知
Labubu的文化表达路径也颇具启示性。它实现了一种由“喜爱”到“认知”的反向路径,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嵌入式”的文化传播机制。Labubu以人类普遍情感作为切入点,绕开了语言与叙事的文化壁垒,更贴合社交媒体的传播逻辑,为中国文化出海提供了一条生动的路径:借助鲜活有温度的IP,将中国价值观和审美趣味以自然的方式推向世界。
发展局限与风险:情绪依赖下的可持续挑战
Labubu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以情绪为核心的商业机制,本身存在快速“透支”的风险。潮玩行业的主流玩法,如盲盒抽取、限定联名、快闪店营销等手段,虽然短期内制造了极高热度和购买冲动,但若缺乏文化续航力,极易造成“审美疲劳”与“消费倦怠”。此外,还有内容矩阵单一化的问题。国际头部IP迪士尼、环球等往往依托影视、游戏、乐园等多元内容载体,形成强黏性的产业闭环,而泡泡玛特在内容维度的投入起步较晚,缺乏多元内容载体,高度依赖单一爆款,导致营收结构脆弱,极易受到冲击。
真正有生命力的IP,应具备成长性与文化延展力。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关注当下的销售转化,还应在角色构建、故事拓展、跨媒体叙事与用户共创等方面持续投入,为IP注入可以不断生成意义与认同的能力。唯有如此,潮玩IP才能从短暂风潮走向长效机制,成为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中国IP的未来路径:价值导航下的文化出海
Labubu的走红为中国IP出海提供了参照,它的出圈更应被视作起点而非终点,IP可持续发展仍需深层价值表达。反观那些经久不衰的国际大IP都有清晰的价值观与叙事逻辑,中国IP若要真正走向世界,必须以价值为核心,构建系统性文化生态。
首先,设计应秉持“人格先行”的原则,IP角色不应只是符号的简单拼接,而应具备真实、鲜明且富有共鸣力的内核,能够长期支撑情感认同。Labubu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共鸣,在于它所呈现的孤独感、边缘感和反叛气质,这些特质恰恰映射了当下青年的精神状态。未来的国产IP角色设计,不应拘泥于“文化标签”式美学,而应从真实的人类情感出发,创造具有共通性的角色人格,以实现价值的深层共鸣。
其次,应鼓励倡导“内容共建”,构建以轻叙事为支撑、用户共创为特色的内容生态。以玲娜贝儿为例,迪士尼“达菲家族”中的角色们并不依赖宏大的世界观设定,却在轻叙事与人格建构之间形成了高黏性的粉丝生态。玲娜贝儿凭借“好奇”“聪明”“勇敢”的人格设定,奠定了稳定的情感认同基础,并通过官方互动、线下体验、用户二创等多种方式,使角色从“被喜爱”走向“被参与”。这一机制不仅有效拉长了角色的生命周期,还显著增强了用户的文化参与感。内容路径不必拘泥于统一模板,应转向个性化、多样化的内容生产方式,插画、短视频、游戏、线下体验、跨品牌联动都可以成为延展渠道,构建多层次的内容矩阵。
最后,要通过“平台赋能”,构建多角色、可孵化、可运营的IP生态系统。这一平台不仅提供产品,还涵盖测试机制、推广渠道和用户社群,成为支持多角色成长的内容土壤。这使得IP不仅是单一作品,更是可持续迭代的文化资产系统。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出海不应仅仅是“输出”,更应是“连接”。真正有影响力的IP能跨越文化壁垒,被自然接受、主动分享,成为大众情感寄托与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当中国IP能够在全球语境中,通过多样化内容表达和传递价值时,它才能真正从情绪热潮走向持久的文化认同。
Labubu的流行体现了潮流趋势和文化价值升维,标志着中国IP从审美输出向情绪表达,从形象传播向文化建构的转变。未来,中国IP要想真正“走出去”,需要“情绪共鸣”与“价值引领”双轮驱动。潮玩是媒介,情绪是起点,IP的终点是能穿透时间、融入生活、激发共鸣的精神符号。当更多中国IP被世界看见、被人们喜爱,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扎根成长。(张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