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主旋律影视创作迎来一波又一波热潮。这些作品,在叙事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持续创新,为主旋律创作提供了“破圈”方法论。
一方面,在表达锐度上,创造了现实主义反映生活的新高度。一直以来,人们对主旋律存在误解,认为反映现实难免片面化,聚焦社会矛盾难免肤浅化。而近期的主旋律作品,在呈现人与人、人与时代、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时,以思辨性作为支撑,敏锐洞察,清晰判断。比如《麓山之歌》,一开头就告诉观众,麓山重工所面临的亏损困境。又如《风吹半夏》,为拿下滩涂,不惜污染破坏,损害了居民的利益。这些困境与矛盾,具象化为剧情发展的重要事件,让观众在理性的叙述中获得真切体认。
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不止步于充当现实问题的照相机,还通过艺术创作,改变观众的固有观念,为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比如《县委大院》,对光明县面临的问题,抽丝剥茧、细致分析,然后再将艰难破局的过程娓娓道来。又如《钢铁意志》,赵铁池带领钢铁工人克服各种障碍,最终兑现“造出最坚硬的钢铁”的誓言。这些作品中,主人公没有过度的主角光环,没有开挂的金手指,更多是靠勇气、毅力和智慧化解矛盾、弥补不足,传达向上向善的力量。
总而言之,这些优秀主旋律作品,秉持发展理念,抓住核心问题,表现潜藏在生活表象之下的深层矛盾,再用春风化雨般的情感力量,化解这些困境和问题,为主旋律创作探索了有效路径。
(内容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12月28日15版;作者:民进中央青工委委员、民进北京出版传媒委员会委员王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