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书信称谓看朱自清的爱情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重温经典 > 正文

从书信称谓看朱自清的爱情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11-17 11:4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杨梦玫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家喻户晓,古典文学研究亦影响深远,其“狷者”形象更为令人敬仰,这些成就不免带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印象,而《朱自清全集》中所收朱自清先生致陈竹隐女士的七十五封书信,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真实生动的大师。这些书信很好地保存了朱自清先生及其妻子陈竹隐女士之间交往的爱情历程,让我们看到了大师的柔情。原来,他和我们一样,有七情六欲,喜恶爱憎。仅仅从两人信件称谓的变化中,就可以看出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爱的发展。

  在这七十五封书信中,第一封信写于一九三〇年十二月四日,朱自清称陈竹隐为“竹隐女士”,落款“朱自清”。同时陈竹隐致朱自清的信称“自清先生”和“先生”,落款均为“陈竹隐”。互称“先生”“女士”,显然非常客套,可知当时两人之间的关系极为一般。

  在一九三〇年十二月十一日的信中,朱自清对陈竹隐的称呼改为“竹隐弟”,落款为“自清”,陈竹隐复信称“自清兄”,落款为“竹隐”。从“先生”“女士”改为兄弟相称,落款免姓称名,可以看出与第一封信相比,两人已熟识很多。之后的两封信称谓均为如此。

  之后书信中的称谓进一步简化与亲密。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的信,朱自清对陈竹隐的称呼改为“隐弟”,落款为“清”,陈竹隐复信称“佩哥”,落款为“隐妹”。“竹隐弟”与“隐弟”、“自清”与“清”一字之差,但关系要亲密得多。值得注意的是陈竹隐不称朱自清名,而改称其字“佩弦”,且为“佩哥”,两人关系已极为暧昧。之后的两封信亦如此称谓。

  紧接着八、九、十、十一这四封信,朱自清的落款前三封为“清”,最后一封为“自清”,称谓分别为“竹隐”“隐弟”“隐姊”和“竹隐姊”,不知他是否在寻找一个最合适的称谓。从一九三一年二月二十日那封信开始,直到五月八日,一共二十封信,朱自清对陈竹隐的称谓固定为“竹隐”,落款固定为“清”,而陈竹隐信中的称谓都是“佩弦”,落款都是“竹隐”。细味上面这四个词,对于恋爱关系尚未正式确定,正在稳定发展的二人,互称为“竹隐”和“佩弦”确实最为合适。

  一九三一年五月十二日的信中称谓又有了变化,朱自清开始称陈竹隐为“隐”,落款为“清”。这时,两人关系已确定,信中写道“我们决定了一件大事”。之后四封信都如此称呼。

  关系确定后两人的感情更是突飞猛进。一九三一年五月二十九日的信,朱自清对陈竹隐的称呼变为“亲爱的隐”,落款为“你的清”,这是典型的热恋男女间的称呼。稍后的几封信,称谓又稍有不同,六月一日、十三日、二十九日朱自清对陈竹隐的称呼为“隐”,落款为“你的清”;六月五日称呼为“隐”,落款为“清”;七月二日称呼为“亲爱的隐妹”,落款为“你的清”;七月二十四日称谓为“亲爱的隐”,落款为“清”。朱自清在想着用什么样的称谓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自己那份火热的爱恋之情。热恋中人用什么样的称谓称呼对方都是自然之极,丝毫不会觉得扭捏。八月八日的信,朱自清称陈竹隐为“亲爱的宝妹妹”,落款为“你的弦”,八月十五日又称其为“亲爱的宝宝”。像之前变换一些称谓最后固定为“竹隐”和“清”一样,从八月二十二日的信开始,朱自清的称谓基本固定为“亲爱的隐妹”和“你的清”。之后到一九三二年六月二十三有二十一封信如此称呼。之间也有一些小小的改变。当时朱自清游学欧伦,两人相距万里,信件是情感传递唯一的纽带,同人正常的情感波动一样,相思之情有时会变得异常强烈,这些在信件称谓上也偶有细微体现。如朱自清在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一日的信中称陈竹隐为“亲爱的隐妹妹”,十二月九日信中称陈竹隐为“隐妹,亲爱的人”。

  如同所有的事物,绚烂之极终将归于平淡,随着朱、陈二人之间感情的发展,其信件中的称谓开始越来越简单。一九三三年一月十五日信中,朱自清对陈竹隐的称呼变为“隐妹”,落款变为“你的清”,一月二十三日信中称呼变为“隐”,落款变为“清”。爱到深处,所有的修饰词都显得多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就包含了世间一切最最甜蜜的话。最简单的也最长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话、短信、电邮、微信等现代通讯方式广为流行,纸质信件的写与寄越来越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我们暂时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上一封纸质信件的书写与寄投是在什么时候,答案大概很不容乐观。或许,多年以后,人们将很难理解“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等诗词的丰富内涵。我们丢失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些纸质信件,而是许多珍贵的情感。在这个整天用键盘打字而动辄提笔忘字的时代,在这个纸质信件几乎不可逆地式微的时代,让我们再次重温八十多年前朱自清先生与陈竹隐女士的书信,感受大师的柔情。

  (作者系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