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秦喜清
茅盾于193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是“社会剖析派”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生动细腻的笔法勾画了一幅小商贾求生图,讲述了江南杭嘉湖地区的一间店铺惨淡经营但最终破产倒闭的故事。在叙事结构上,小说采用小视点大背景、虚实结合的手法,以店铺林老板为核心,辅以细腻的心理描写,从一个看似平静温和的小镇折射出外族和帝国主义侵略下的民族危机和三十年代初整体的中国社会状况。
作品创作正值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大讨论的尾声阶段。这场思想争论的直接诱因是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而此时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也波及到了中国。刚刚起步的民族工商业在国际经济的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剩余商品的倾泄地。民族工商业受到倾轧,又导致中国乡村经济破产。在此情形之下,一场大规模的思想争论旨在为中国寻找出路和前进的方向,争论的议题包括中国历史分期、中国社会性质和农村社会性质的认识,其中,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民族危机根源,又是大讨论的一个前提和共识。茅盾正是用文学之笔响应了这场思想论战。他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帝国主义侵略下中国小工商业和农村经济的破产,把思辨的论战转化为日常生活景象,不仅揭示出经济和军事层面的民族危机,更凸显出危机下的社会乱象。《林家铺子》篇幅短小,但通过饱满的人物形象和细致的心理描写,由小及大,勾勒出一幅中国社会的整体图景,深度剖析了中国社会的危机。
1959年,由水华执导、夏衍编剧、谢添主演的电影《林家铺子》现身大荧幕,成为当年国庆献礼片的重头戏。影片上映后,受到评论家和观众的高度肯定,成为新中国电影的一部经典之作。
用戏剧化的手法深化主题
影片明确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并以戏剧化手段强调了现实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社会情景。
由于小说主题直接受当时思想意识形态和革命叙事的影响,小说的影视化改编在基本尊重原作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对内涵进行了延续和深化,着重强调了阶级压迫下个体间的直接利益冲突。
比如,影片在后半段增加了一些桥段,林老板为了解决无货可卖的问题,带着徒弟,强行拿走赊给王老板的脸盆等物品,让王老板一家陷入绝望的境地。与原著更多描写林老板受欺压相比,这一改编强化了“小鱼吃虾米”的一面,显示出更凌厉的阶级分析视角。同时,让林老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写出了其既是剥削者又是压迫者的双重身份。
同时,电影还强化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绪。小说对民众的抗日情绪着墨不多,只是小伙计们口中“东洋乌龟”的咒骂以及有人大呼“再买东洋货就是忘八”的描写。电影则增加了青年学生上街游行抗议的场面,更加积极正面地表现了中国民众的爱国心和民族意识。
细腻心理活动的影像表达
影片通过丰富的镜头调度和画面展现了江南古镇的风韵,并且针对原作细腻的心理描写进行了可视化改编,高度还原文本的同时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林老板借钱被拒,走出门后,一个俯拍镜头下,狭窄的弄堂,昏暗的灯光,表达了林老板低落无奈的心情;钱庄经理和上海客人的头像以叠印的方式交替出现,一个催逼借款,一个立等货款,写出了林老板内心的焦灼和煎熬;他枯坐桥上的水中倒影镜头,则恰如其分地写出了内心的凄凉。导演还利用后景喧闹、前景安静的对比手法刻画出林老板内心的激荡。
饰演林老板的谢添表演含蓄、自然,多用细腻的眼神和适度的肢体语言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结合充满民族韵味的配乐,使小说的神韵成功地转化为影像表达,也使这部作品成为中国文艺史上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之作。
《林家铺子》树立了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典范。它既延续了原作细节的丰富性,又通过复杂的人物刻画,展现出小工商业者的两面性,经著名演员谢添的演绎,林老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宝贵的典型形象,电影本身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证。一个江南小镇店铺的衰败成为中国社会和民族危机的缩影,记录和反映了中华民族走过的艰难历程,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而电影改编对原作的改写与补充,则为理解中国现代历史以及中国文艺发展的轨迹提供了一个意蕴丰富的案例。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