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中国节·春节】欢度平安中国年,线上线下年味浓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网络中国节·春节】欢度平安中国年,线上线下年味浓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02-09 09:1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谢伟锋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之下,很多地方都在倡导就地过年,得到不少人的积极响应。留人贵在走心,尤其是佳节期间民众对文体活动的需求显得更加旺盛,如何用异乡的年味吹散“打工人”的乡愁,需要有更多的打开方式。

  春节期间,江西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开展推出“云游江西赏年俗”活动,同时引导各地举办“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网络过大年”的需求;在河北沧州,当地媒体在网上发起祝福留言活动,把在外游子的问候话语带给亲人;在山东济南,公益网络文明传播活动走进社区,让居民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面塑的传统魅力……体验春节民俗,感受人文关怀,品味别样风情,各地在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精心策划各种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线上线下都精彩。

  共度佳节,人们心之念之的“年味”并不会因为空间的距离而寡淡。在网络世界,就有着别样的节日氛围——共写春联、听歌拜年、写歌祝福……传统民俗以全新形式“上线”,即使与牵挂之人相隔千里,也能体验满满的节日获得感。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四海迎春 天下一家——全球共写新春联”活动,就以“线上+线下”方式来进行媒体融合新探索,使之成为春节期间特色品牌活动。从大年初一开始,光明日报全媒体矩阵将开设专栏专题,对优秀春联作品和相关视频集纳刊发和推送,在线上营造出欢乐祥和的佳节氛围。中国人字典里的“过年”,不单单是盛大的节日物语,更是文化自信的增强、民俗文化的展示、华夏文脉的传承。网络中国节让这份情愫不断延伸,就此画出线上线下更大的同心圆。

  《难忘今宵》《恭喜发财》《发财发福中国年》……每到春节前后,从街头巷尾到电视荧屏,各种熟悉的BGM总会“绕梁数日”,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音乐是春节的标配,旋律是经典的记忆。岁末年初,“网络中国节”系列网络文化活动就首次走进数字音乐领域,光明网携手酷狗音乐,先后推出主题歌单分享、原创歌曲征集等活动,让传统节日文化在数字音乐的流量加持下实现广泛传播。截至目前,春节等传统节日歌单播放量已经超过1亿。特殊时期,年味不减、春意更浓,在喜庆且又奋进的音乐旋律之中,国人更能从中感受到时代风貌、体现时代精神。

  “礼多人不怪”,春节里的一个重要仪式,是用礼物表达出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就地过年,心意又该如何传达,这难不倒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最近,“听说不回家过年,爸妈寄来了一头羊”火爆社交媒体。当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爸妈的宠爱也纷纷变成了沉甸甸的快递,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更喜欢走进线上,用“买买买”的方式向长辈表达心意。调查显示,今年春节更多年轻人选择网购年货寄回家,通过快递礼品送去新春祝福,不少网友还把这种拜年方式称为“网络年货节”。而在疫情之下,直播成为不少年轻人“云置办”年货的重要方式。不远千里、跨越南北的包裹通过网络的勾连,在两地之间传承着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意与牵挂。这份温暖记忆,也将镌刻进新的年轮。

  网络中国节,线上线下年味浓。虽然疫情阻拦了一些人回家的脚步,然而线上线下丰富的活动和形式让彼此的心更加地紧扣在一起。感受年味不一定要去远方,打开手机或者登陆网站,春联、年画、美食、戏曲等与春节有关的项目和活动将汇聚“云端”,纷纷与君共享。当我们看到“岗位红包”“弹性休假”“免费当地游”等暖政笃定了大家对就地过年的选择,就更要为那些留下来的人带来春节的年味,让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全面的抚慰。这番立意,也是网络中国节的题中应有之义。(谢伟锋)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庄 宁:在探寻文本奥秘中深化语文教学

  • 《花儿与少年》:综艺不是一场狂欢式的审判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