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谢伟锋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之下,很多地方都在倡导就地过年,得到不少人的积极响应。留人贵在走心,尤其是佳节期间民众对文体活动的需求显得更加旺盛,如何用异乡的年味吹散“打工人”的乡愁,需要有更多的打开方式。
春节期间,江西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开展推出“云游江西赏年俗”活动,同时引导各地举办“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网络过大年”的需求;在河北沧州,当地媒体在网上发起祝福留言活动,把在外游子的问候话语带给亲人;在山东济南,公益网络文明传播活动走进社区,让居民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面塑的传统魅力……体验春节民俗,感受人文关怀,品味别样风情,各地在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精心策划各种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线上线下都精彩。
共度佳节,人们心之念之的“年味”并不会因为空间的距离而寡淡。在网络世界,就有着别样的节日氛围——共写春联、听歌拜年、写歌祝福……传统民俗以全新形式“上线”,即使与牵挂之人相隔千里,也能体验满满的节日获得感。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四海迎春 天下一家——全球共写新春联”活动,就以“线上+线下”方式来进行媒体融合新探索,使之成为春节期间特色品牌活动。从大年初一开始,光明日报全媒体矩阵将开设专栏专题,对优秀春联作品和相关视频集纳刊发和推送,在线上营造出欢乐祥和的佳节氛围。中国人字典里的“过年”,不单单是盛大的节日物语,更是文化自信的增强、民俗文化的展示、华夏文脉的传承。网络中国节让这份情愫不断延伸,就此画出线上线下更大的同心圆。
《难忘今宵》《恭喜发财》《发财发福中国年》……每到春节前后,从街头巷尾到电视荧屏,各种熟悉的BGM总会“绕梁数日”,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音乐是春节的标配,旋律是经典的记忆。岁末年初,“网络中国节”系列网络文化活动就首次走进数字音乐领域,光明网携手酷狗音乐,先后推出主题歌单分享、原创歌曲征集等活动,让传统节日文化在数字音乐的流量加持下实现广泛传播。截至目前,春节等传统节日歌单播放量已经超过1亿。特殊时期,年味不减、春意更浓,在喜庆且又奋进的音乐旋律之中,国人更能从中感受到时代风貌、体现时代精神。
“礼多人不怪”,春节里的一个重要仪式,是用礼物表达出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就地过年,心意又该如何传达,这难不倒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最近,“听说不回家过年,爸妈寄来了一头羊”火爆社交媒体。当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爸妈的宠爱也纷纷变成了沉甸甸的快递,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更喜欢走进线上,用“买买买”的方式向长辈表达心意。调查显示,今年春节更多年轻人选择网购年货寄回家,通过快递礼品送去新春祝福,不少网友还把这种拜年方式称为“网络年货节”。而在疫情之下,直播成为不少年轻人“云置办”年货的重要方式。不远千里、跨越南北的包裹通过网络的勾连,在两地之间传承着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意与牵挂。这份温暖记忆,也将镌刻进新的年轮。
网络中国节,线上线下年味浓。虽然疫情阻拦了一些人回家的脚步,然而线上线下丰富的活动和形式让彼此的心更加地紧扣在一起。感受年味不一定要去远方,打开手机或者登陆网站,春联、年画、美食、戏曲等与春节有关的项目和活动将汇聚“云端”,纷纷与君共享。当我们看到“岗位红包”“弹性休假”“免费当地游”等暖政笃定了大家对就地过年的选择,就更要为那些留下来的人带来春节的年味,让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全面的抚慰。这番立意,也是网络中国节的题中应有之义。(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