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生产逻辑
——神的原罪与人的魔性
作者: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段运冬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简称《哪吒》)大获成功,目前票房已突破40亿。作品火热的背后,不单是因为制作精良,角色、故事、技术、场面等文本出色,还因为它将当下文化演进逻辑里的文化内核嵌合在作品中,即神的原罪与人的魔性,二者的相互构建成为电影成功的核心。
《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神的原罪,起源于神秘的宇宙。《哪吒》开篇,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混元珠,犹如太极内含阴阳两种力量一样,珠内正邪互为一体,是为宇宙之道。但是,元始天尊打破了宇宙之道,并从中提炼制造了灵珠与魔珠。灵珠投胎为人,在周王伐纣之日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催生出魔王,祸害人间。同时,元始天尊还启动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降临,摧毁魔丸。这是一个被元始天尊早已设计好的故事,其他人能做的就是静等结果。
其实,元始天尊设定的这个局,是自古以来每一个人的宿命,也是对个体自我命运的隐喻。这样,故事中神的原罪就被转换成观众对自我命运的关照以及自我原罪的投射。动画的叙事打破了美国好莱坞动画的公主模式、玩具模式,甚至我国传统神话、仙话模式,与观众的自我体验结合在一起,哪吒的人生便置换成观众的现实人生。神的原罪与人的宿命互为隐喻,打破了动画电影过于真空化的叙事模式。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元始天尊绝非全知全能,也有打盹的时候。申公豹正巧钻了空子,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对调了灵珠与魔珠,打破了元始天尊设定的故事轨迹。至此,电影的戏剧化冲突确立,回到好人蒙难的经典设计之中。当然,好人蒙难也包含了观众对“哪吒”这一传统故事角色认知的叠加。这样一个好人或者英雄,被魔珠附体,到底会是什么样呢?这样,哪吒成为了一个“混世大魔王”,调皮捣蛋,顽劣不堪,甚至自暴自弃。原本“善”的东西经过社会现实的恶的改造,“正义邪恶化”,进而呼应了魔珠附体的天命观,并在周遭人群的成见下,开始报复社会报复他人。故事主角的形象出现了反差,造成了与观众对传统文化原型认知的差异。
任何事情并非天遂人意,即便体附魔珠,哪吒也有着成为英雄的梦想与憧憬,渴望被认同,渴望友谊与自由。神的原罪被放在了人性的渴望中,在经历了凡人的普通情感——母子之情、父子之情、师徒之情、朋友之情之后,想要打破凡人的天命成见和魔珠的宿命,开始了拯救哪吒的行为。哪吒的拯救,其实是自我的拯救,是人性中普通情感对神性原罪的胜利。当然,也是“性善”的胜利。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哪吒》中的正邪关系,同时提出了社会现实与他人的魔性问题,亦即恶的来源何在。电影中,恶的来源有两个:神的原罪、社会成见。其实,在哪吒的成长中,更多的是社会成见,这种社会成见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存法则中。在一个自我利益过重的社会里,人人活命的诉求,是这种成见的外在来源。在观影上,外在环境与社会现实之恶,适应了观众自我情感的主观归因。作为观众,不论是孩童成长的压力,还是成年观众面对社会的压力,提供了观影倾诉的通道。
这仅仅是对哪吒而言,其实,换作社会民众而言,或从陈塘关百姓的角度来看,面对传说中的恶,其成见与自保也是可以理解的,即善恶的公共性问题。所以,跳出故事情节,转换角度,这个问题是无法指责的。我们唯一可以拷问的是:在一个社会环境下,对恶的接受是心灵的考验。只可惜,陈塘关的老百姓,没有通过了这种考验,只是在恶得以抑制住,善的光芒得到发挥之后,才幡然醒悟。当然,这是所有商业电影的逻辑,没有独特性和例外论。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因此,《哪吒》是将神的原罪与人的魔性结合起来的一部影片,通过观众对现实的社会体验,将观众与动画角色的认同相互结合起来,让观众通过神的原罪之隐喻,将隐秘撕破公开,激活了观众内心中被压抑多年的原罪,最后通过故事得以宣泄,将社会与人生的魔性升华为神性,最终实现价值反转。原罪是现实的隐喻,魔性是神性的现实表现。
当然,尽管在技术创新的突破和文化资源介入现实的度上需要拓展中国动画的四维空间,但是,对于当前中国动画而言,神话的现实化与魔性的隐喻化,打破了多年来我国动画的真空式叙事模式,不再是以《大圣归来》为代表的IP电影的路术,而是将社会现实缝合进动画的幻想式逻辑中,成为介入现实的动画电影,这种介入现实并不是宣教性的梦幻式好莱坞动画,而是根植于传统神话的密切联动与缝合社会现实的“介入动画”,这种动画才是当下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们思考如何建构自身文化价值的电影学派的起点。(段运冬)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