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别样的认知与表达——谈电影《爱•欺》的艺术创造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别样的认知与表达——谈电影《爱•欺》的艺术创造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7-05 09: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别样的认知与表达

——谈电影《爱•欺》的艺术创造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李建强

  由好莱坞著名影星葛伦•克萝丝主演的电影《爱•欺》(The Wife),曾先后荣获金球奖等16项大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被称为“2019年必看的最佳电影之一”。谈论该片,人们的目光很难不被葛伦克萝丝的演技所牵引,但笔者想从该片的选材、破题及其演绎入手,谈谈对电影艺术创造的看法。

别样的认知与表达——谈电影《爱•欺》的艺术创造

  选材的眼光

  《爱•欺》改编自同名小说。才华横溢的女主角“琼恩”无法施展自己的艺术抱负,只好全力辅助才华平平的丈夫乔曼斯。但随着丈夫风光无限、丑事干尽,琼恩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长年累积下来的容忍和屈辱,终于让她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当夜爆发。作为世界上最权威的文学奖项,多年来,以“诺贝尔”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不在少数,但撩起褶皱、触其痛处的堪称凤毛麟角。特别是在银幕上,将“诺贝尔”与夫妻档和名实相悖挂链的同类作品尚付诸厥如。

  艺术最重视创意。我们时常抱怨生活的匮乏、世态的平庸,殊不知,还是摆脱不了罗丹的那句老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从同一个取景框看出去,生态和世事大径相同,而用鲜灵生色的目光来发掘日常生活,常常可以开拓出不同寻常的艺术世界。艺术家的眼光和选择,常常一开始就决定了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爱•欺》在立项、筹资与拍摄等过程中曾历经艰难,但剧组历14年而不动摇,足以见得编导出众、非凡的眼光。

  破题的勇气

  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女性地位低落,特别是在业界全由男性掌控的情境下,女作家想要出头如同登天之难。琼恩俨然是一个社会标本,映照出特定时代与性别不平之下的人生悲剧。如果作品写到这里,也是一部带有社会和历史批判意义的现实主义作品。然而,编导的雄心不囿于此。作品不再是一般化地对男权社会进行批判,勇于戳穿一桩濒临崩溃的婚姻,甚至亦不再满足于对沟壑万千的人物关系的抖落揭櫫,而将触角沉潜到现代社会内里的方方面面,剔抉生活的纹理,解析人性的隐秘,审视道德的意义,将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和盘捧送到观众面前。

  作品的切口,历来是创作者难以回避的难题。切口太小,难免逼仄局促,失之于浅;切口过宽,容易十行俱下,失之于泛。一部优秀的影像作品,一定是多声部的开放体系,呈现自给自足的美学脉络,同时必须放得开、收得拢, 剪枝蔓、立主脑 。从这个角度说,《爱•欺》是很有一些经验可以总结和借鉴的。

  演绎的智慧

  影片的主角无疑是葛伦•克萝丝扮演的琼恩。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支撑起了整座戏剧大厦。令人困扰和迷惑的是,爆发之前的琼恩,温柔体贴、通情达理;爆发之后的琼恩,怒不可遏、不可理喻。前后形同云泥、判若两人。这个“拐点”决定了琼恩这个人物的可信度,也成为了影片胜败的关键点。

  影片的巧妙在于“颁奖之夜”的高潮戏。尽管琼恩在颁奖前一再关照乔曼斯,不要在答谢词里提及自己,但上台后的乔曼斯张口便是:“我的爱妻,我的灵感,我的良知,我的灵魂,我唯一的爱。我今天的成就里有琼恩一半的功劳……”口吐莲花,叨叨不休。在外人看来,这是乔曼斯在公开表达对琼恩的感激之情,但在琼恩眼里,这无疑是轻佻和虚伪的行为。几十年的屈辱刹时汇聚显现,琼恩面部肌肉的抽搐、眼神透露的酸楚,以及竭力控制感情的努力,将人物外表节制、内心波涛汹涌的痛点展露无遗。苏珊•朗格认为,“在人类的内在生命中,有着某些真实的、极为复杂的生命感受。他们相互交织在一起,不断地改变着趋向,强弱和形态;它们毫无规律的时而流动,时而凝止,时而爆发,时而消失。”情感一旦达到高潮,承先启后,全盘皆活。琼恩之所以成为两个难以协调的琼恩,也有了心理学和人类学上的根据。我们亦由此受到启发,影像最大的魅力在于呈现人物复杂的内心,由心灵变化推动情节发展远比堆积一些叙事碎片更经得起推敲。

  影片的最后一幕尤其耐人寻味:尚未从痛楚中回过神来的琼恩,把跟踪自己的小报记者叫到跟前,严正地警告他,不允许任何人对乔曼斯的故事说三道四,“否则,咱们法庭上见!”逝去的并不完美的丈夫已然是她生命的寄托,无论如何,毕竟二人相伴了数十个年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至此,琼恩性格中的最后一笔得以圆满完成。好的人物形象从来不是扁平的,人的生动性、准确性,也就蕴藏在人的复杂性之中。(李建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许进安:写在《百年巨匠·冯友兰》播出之际

  • 音乐剧《大钊先生》:现代审美下的英雄塑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