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旧常规,探索新思路
——评影片《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李建强
心理学上有条规律,对一个人或一件事,如果从陌生推导到另一个陌生,人们可能只会觉得诧异和奇特;但是,如果从熟悉到陌生,人们就会经历一个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新近上映的由上海电影集团制作的纪录片《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无疑是符合后者规律的。宋子文何许人也?国母宋庆龄之弟、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之兄也。在我们的记忆中,他是留美博士,从事文职,曾任中华民国代理行政院长和财政部长,长期活跃在外交界和金融界。现在,影片把他与惊心动魄的“被刺杀”连在一起,就有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爆款”效果。可见,影片编导是深谙艺术规律和观众心理的。
当然,影片的探求和创意还远不止这些,本文对其看点略作解析:
看点一,超越性
影片讲述了一起真实的事件:1931年7月23日,“暗杀大王”王亚樵在上海北站精心策划了一场针对民国要人宋子文的谋杀。而在同一时间和地点,日本军部也布下损招,利用中国黑帮势力,行刺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着意嫁祸中国,借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事件本身扑朔迷离、戏中有戏,足以夺人眼球。然而,导演却并不迷恋这一原生故事,在铺陈刺杀始末之际,借助电影化叙述手法,勾连时空,多线叙事,勾勒出错综复杂、悬念迭起的刺杀疑云,着意捕捉表象之后的历史真相。对于一部非虚构性的剧情片来说,甘愿舍弃暴风骤雨、刀光剑影的剧烈冲突,专注于历史谜团的爬梳剔抉,是需要勇气和冒险精神的。因为舍弃的是最具视觉化效果的“武戏”,追寻的却是见仁见智的“文唱”。也正是在这种开阖取舍中,我们看到作品格局的大小和立足点的高低。试想,如果仅仅满足于刺杀的悬念、案件的重述,那么至多是解开某一桩往事的悬疑,划开历史横切面的一个小口子。
正如法国哲学家福柯所言: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讲述的年代——如何讲述比讲述什么更加重要。大历史观的融入和穿行,使影片获得了异常开阔的视野。纵横捭阖的人物交织,交叉错落的武戏文唱,将上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国内繁复的宏大背景赤裸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不但看到了国民党高层的明争暗斗,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虎视眈眈,也目睹了民族危亡系于一线、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东方主战场的波诡云谲。这些隐藏在各方博弈之后真相的揭櫫,远比一桩刺杀案的容量更为丰富、更为重要。编导的选择打破了历史人物纪录片的常规套路,不但承担起了历史见证者和记录者的功能,还为拓展历史剧情片的潜在张力和艺术可能性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看点二,场景化
美国著名编剧尼尔•蓝道曾说:“作为一种视觉媒体,角色最好是用演出而非解释的方法来呈现。利用精心设计的视觉线索,把看不见的内心转折、隐秘往事和情绪冲突展现出来,效果会比直接说明好很多。”是以,电影理论家们一再强调:电影真正的台词是画面。不过一般以为,用场境、画面呈现而不用话语陈述,只是故事剧情片的专利,殊不知,对于纪录类影片同样也是适用的。
因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并不遥远,《刺宋》涉及的史料和档案应该是较为丰富和完整的,正因为此,一般的编导者很难摆脱对于资料的依赖,走轻车熟道、顺水推舟之路。本片编导却有意弃置使用大量历史资料佐证的手法,以一幕幕场景、一个个桥段为基本单位,将纪录片的真实感和剧情片的现场感结合起来,辅之以历史影像的撺掇组合,真实地重现了发生在1931年诡谲离奇的双重错位谋杀案,将风云突变的大历史、大场面活灵活现地展现在银幕上。行为的逻辑、剧情的发展、场面的调度,达到了很高的粘合度,乃至于我们无法明辨这到底是一部人物片还是一部剧情片,是一部故事片还是一部纪录片。跨类型的操作,使影片风格别具,更使其获得了少有的艺术自由。影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有故事;关涉的每一桩事件,均有始末。即便是一些过场戏,一些陪衬人物,都有自身的发展逻辑,都有作为历史见证存在的必要。人物活了,整出戏也活泛了。
画面感、场景化不仅简洁明了,可看性强,而且使历史更有了感染力和冲击力。无论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民国头面人物,还是国难当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微妙情势,这些淹没在故纸堆里历史生态和人物轶事,因为有了具体生动的影像再现,而有了生命、有了品貌,呆板的文字资料有了形象的迭代、人为定型的人物有了灵动的寿数。历史从来是灌注魂灵生气的,只不过后人的意识定位将其压缩固化。场景化恢复了历史的本真面目,使后来人能够从冰冷的印刷载体中走出来,重新感受到历史的体温和生命的能量。这可能是历史学家们难以完成的任务,却是艺术家们应该担起的职责。
看点三,沉浸式
沉浸式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个人精神完全投注于某种活动而难以自拔。沉浸式体验须有三大条件:一是设置玩家的能力要与挑战相配,若能力较低则面临很大的挑战,或能力很高但面临的挑战很低,都无法如愿以偿。二是设计体验过程时,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能给观众带来强烈震撼的视听冲击,并使其享受身临其境的虚拟体验。三是设计的交互行为有即时的反馈,让人感觉任何互动都有回应。可见,一部艺术作品,要引领观众进入沉浸式体验,并非易事。但是,我们在观赏《刺宋》过程中却感受到了这种体验。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是统筹驾驭。一场刺杀,牵动了数十个人物,涉及事务以海量计,所谓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编导始终坚持“为我所用”,非相关人物一概不取,无关联事务一律免谈。杂乱中有主线,错落里重联系,虽头绪庞杂,始终一线牵连,由不得观众分心和出戏。
二是章回安排。故事的源头起自多年之前,起承转合,时序延宕。若处理不好,便会一盘散沙。编导以古代小说的章回体笼而统之,妙妙手回春。四个章节,外加一个序幕,人物自在自为,分解恰到好处。
三是几多设问。对过往繁复历史,今人难免多有疑问,每到关节处,编导总是设问自答,回应可能的疑窦,既及时解答了观众的关注,又使剧情得以顺理成章地推进。
四是视角设定。故事的讲述人设定为二:一是历史当事人唐腴胪,全知视角;二是编导自己,客观视角。前者负责历时的编排讲述,后者承担当下的陈说阐发。连横合众,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眼光独到,既提携了原生历史的宽度,也照顾到了目下认知的深度。但需要指出的是:双讲述人的形式,“合理”没有问题,是否“合情”值得商榷。每每编导出面,物换星移,情境宕开,观众难免不明就里,更要命的是编导高谈阔论,生怕观众不理解,耳提面命,难避说教嫌疑,还使影片时不时出现梗阻,可能得不偿失。
总之,一部不到90分钟的纪录片,提供了这么多新的看点,作为一个观众,自然觉得值!而历史纪录片到底怎样拍,《刺宋》的探索和实践,是否也为其他电影编导打开了一扇窗户?(李建强)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