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黎继德:加强秦雅云的戏剧动作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黎继德:加强秦雅云的戏剧动作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7-07-18 09:3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黎继德:加强秦雅云的戏剧动作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 中国剧协《剧本》月刊原主编、编审 黎继德:

  祝贺湘剧《月亮粑粑》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这部戏,不论现场还是视频,我已看过多次,座谈会也参加过多次,应该说很熟悉了。从初演到现在,该剧是有调整的,如第三幕有些段落就有所压缩。因为今天主要提意见,所以赞美的话就不多说了。

  我主要从戏剧的角度谈谈秦雅云的形象。不管什么戏,最终都是要塑造人物形象的。从现在的戏来看,主角秦雅云的形象在第二幕就完成了,第三幕完全没有发展。不管第三幕有多长、怎么做、多么美、多么好看,这个人物形象在第二幕已经完成了。完成的高点在哪里?就是秦雅云经过一番痛苦挣扎后,决定再次留下来。当然,这时的完成,还不是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发展,而是外在力量促成的,即是秦雅云看见了直播香港回归三军仪仗队中自己的学生姜明科,才决定留下来的。

  第三幕开场是丈夫背妻,接着姜明科回乡看望老师,然后小学合并、秦雅云转正、女儿自买花球鞋等,写了夫妻情、师生情、母女情,但所有“情”中,秦雅云都是被动的,没有任何动作。所以,尽管这个剧本写得非常简洁和淡雅,极大地发挥了中国戏曲的抒情功能,但秦雅云的人物形象却已在第二幕完成了,第三幕只是成果展示,只是一个纪念会、表扬会。

  我知道,作者在创作中可能有一肚子苦水,没准儿比秦雅云的还多。但戏剧不是写已经发生的,而是写可能发生的。刚才厅长讲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事,什么问题、什么地方已经解决了,但这些不是戏剧要写的。戏剧要写在中国的大地上现在有没有这样的代课老师,她的命运可不可能像戏里一样存在和继续。

  其实,第三幕有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可以加强秦雅云的动作性,让人物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这就是关于代课老师的身份。秦雅云30年没转正,尽管柳毅告诉她转正了,但那是迟开的玫瑰。现在转正对秦雅云还有意义吗?没有任何意义。30年的艰苦岁月,什么酸甜苦辣没有体验过?!我觉得,秦雅云在这里可以不再要求转正,而坚决要将转正名额让给接班的秀儿,以免自己的命运在秀儿身上重演和继续。可能在现实生活当中,政府已经改革了,在不断完善教育体制,但是可能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从戏的角度来讲,剧情发展到这里,秦雅云绝对不会再要求转正。这个地方似可适当增加这方面的戏。这是第三幕最重要的内容,不仅会提升秦雅云的形象,也符合人物的命运和性格逻辑。此外,秦雅云应该给波儿再买双花球鞋,以了却自己多年前的感情债。在第二幕中,她跟波儿之间关于花球鞋的事情并没有解决,而到第三幕波儿已经是研究生了。

  在第二幕中,花球鞋事件是很大的动作。秦雅云揪心地疼,但没有办法,因为她没有钱再买一双花球鞋。30年后,她一定要再买双花球鞋给女儿。尽管孩子已经不需要了,但作为母亲一定要了却这笔感情债。从戏剧的角度讲,这件事也应该有个解决。在第三幕里,其他展示性的东西可以少,但是秦雅云的戏剧动作应该加强。为什么大家对这个人物形象不满足?可能跟我刚才讲的问题有关。

  (光明网记者孙云清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于沉默中铸就荣耀 在无名处彰显信仰

  • 为竖屏微短剧注入文艺气息——《盛夏芬德拉》的长剧思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根本举措,更是打通文旅消费堵点、提升消费质量、激发消费潜能的“金钥匙”。
2025-11-05 10:52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初心使命,在宏伟蓝图指引下不断增强国家实力、丰富国际理念、落实行动计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民族复兴新境界,铸就了中国国际地位历史性提升的坚实根基。
2025-10-31 09:42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