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于鹤咏(济南市京剧院院长、一级舞美设计师):
首先祝贺《水莽草》剧组给我们推荐了一台好戏,也要感谢国家艺术基金为这部戏做出很多支持。
我从舞美角度谈一点看法,该剧的特点是一种非常常态的寓言式的序言方式,这种乡村寓言的的前提是让全剧的叙事变得灵动。该剧的舞美设计所的提供的舞台空间,不应该是一个具体的生活环境再现,也不应该是创造能够暗示这些环境的舞台装置,应采用象征性、表现主义手法寻找心灵本身永恒的结构,表演重眯的流动性、时空的灵活性,人物情节的寓意性,应意蕴成成一种舞台的象征,抓住该剧所要表示的内涵基调和力度,正如一位戏剧家所言,“布景是戏剧的内在意识情感的表现,由那牵制情感的光、线条、色彩和演员组织起一幅有生命的图画”,应该是与剧本开掘人物心理底层,而不求外在的常态的真实适应,不求外在的完整,而重内在的真实,无论是丽仙在自责、愧疚当中走进折磨的49天;无论是为婆婆南山采摘仙草,无论是去阎罗殿求判官免婆母死自己去顶替等等,这些舞台形象都应该是环境的象征,还有心理意念的衍析,使外部的景与人物的情达到沟通和一致。这就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观念,“景随情移”采用假定性的景观形象,置融一些我国传统舞台的审美韵味、诗化意象,这样可能会更好。
另外,整体表现语言不太统一,从而消减了整体的力量,景观和人物服装不协调,缺乏完整的风格,各唱各调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要和导演达成共识。总之,戏曲舞台美术应遵循约定成俗的审美原则,不必人为去的颠覆,以上建议仅供参考。祝该剧通过滚动资助、主创的努力,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滇剧发展谱写新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