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滚动资助作品巡展在北京、南京、大连、成都、宁波、敦煌、乌鲁木齐等城市和香港、澳门地区陆续展开,对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的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项目中遴选出的滚动资助作品进行全方位展示。巡展期间,主办方邀请专家、学者、艺术家、评论家和策展人围绕展览主题和作品内容等方面展开评论和研究,积极参与当代青年艺术的文化建构和价值引导,搭建交流思想和展示学习的平台。现将大连站研讨会专家发言摘录如下:
统一画作尺寸,提升展览视觉效果
及云辉(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今年的展览,每一张画下我都看了画家的工作单位和出处,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个项目。我为展览的视觉效果提一点建议,应该对作品的尺寸有一些具体要求。有些作品近距离看,效果、质量都不错,但是作品的尺寸会影响作品的整体感官,如果将不同尺寸的作品放在一起,就会给人一种参差不齐的感觉,有些艺术博览会的味道。希望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从各个环节上都能够做得越来越好。
从主题角度增加展览的分量
常树雄(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今天看了展览之后有很大感触,国家艺术基金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对艺术人才的培养、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展览的作品量偏少,毕竟是全国巡展,能否再多呈现一些作品,让大家看得更过瘾。考虑到作品运输、场地大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建议可以考虑从作品、主题的角度来增加展览的层次和分量。
青年艺术的导向要注重创造性和试验性
王易罡(鲁迅美术学院艺术馆馆长、教授):
艺术创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不是迎合和复制,要将创造意识代入到青年艺术工作者的艺术活动中去。这不仅涉及到作品好坏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民族文化创作意识的问题。任何文化,包括社会进步,要从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表达开始。这个问题也涉及其他相关产业,如果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没有创造性的能力,任何产业都不能有大的发展,不能形成社会成果。我们在展览中不仅要看到熟悉的东西,要更多的看到新鲜的东西,毕竟是青年人,应该有活力、朝气。我们应该允许青年人犯错,允许不成熟,恰恰因为这样,青年才有可能回馈惊喜,未来才有更大的可能性。如果都是确定的东西,未来的发展空间不会很大。
国家艺术基金应从整体层面扶持青年艺术人才
王 嵬(大连美术馆馆长、大连美协副主席):
今天展览中的有些作品,表现形式和手法显的过于传统,尤其是国画,有点千人一面的感觉,看着有点似曾相识。相信这方面,国家艺术基金会逐渐改善,越做越好。
院校当中确实有很多非常优秀的青年艺术工作者,有很多有见地和有能力的,但社会中还有很多并非来自院校的艺术家,他们的身份不一定是学校人员,但可能有很强的艺术创造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来自社会的艺术家更需要像国家艺术基金的扶持和资助,会带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和帮助。
展览的面貌高度决定基金的高度
林 栋(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教授):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普遍意义辐射面广,已经辐射到了基层。我建议展览可以进行项目分类,基层性质的项目展览,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当然也可以有另外的形式,例如纯绘画类的展览,或者工艺美术类的。对于一些试验类的作品,大可以敞开大门。毕竟,展览的面貌体现了基金的水准,也决定了培育人才的高度。
(光明网记者产娟娟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