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网络中国节·七夕】曼妙佳节,让网络传递七夕文化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网络中国节·七夕】曼妙佳节,让网络传递七夕文化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8-08-16 16: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默 城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七夕之际,牛郎织女矢志不渝的爱情,点缀了中国人最美的星空,也给每一个人心中添上缠绵绯恻的爱情烙印。这一天,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精神感染与指引下,人们向心爱的人表达爱意,共度良日,体会传统佳节七夕的幸福与美好。

【网络中国节·七夕】曼妙佳节,让网络传递七夕文化

  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其中寄予了中华儿女对于美好爱情的无限憧憬。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延伸出了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魁星、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

  近些年,传统七夕文化氛围日渐浓烈,逐渐成为华夏儿女的一种精神象征和寄托,洋溢着精神文化层面的现实幸福感。如今我们身处网络时代,通过对牛郎织女故事的生动诠释和演绎,使更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直抵人心,网络进一步丰富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和色彩。

  有网络技术手段的加持,本是锦上添花之举。但是,近些年传统节日也被消费主义商业气息所紧紧萦绕。忠贞不渝的婚爱观,成了消费行为所利用的皮囊。所谓的浪漫营造,实为金钱堆积起的“七夕盛景”,而这一切不过是虚晃假象,低俗与庸俗的状态席卷其中,利益之外难言真情。这样的观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七夕应当传递出的“真正婚恋观”,同时也解构了这一传统节日背后的人文价值与精神。对于这一现象,需要警惕,更需要行动。

  面对“七夕”,身处互联网时代,还需要冷静与沉淀。不能在无穷无尽的消费狂欢中,忘记节日的本真,忘记其中文化的价值和内涵。网络应当承载更多传递“七夕文化”的现实责任,网络中国节就应当扮演这样的角色。以创新多元的方式传递七夕文化,让这一节日更立体化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网络之于七夕的真正作用,应该将这些真正有韵味、有文化价值和精神传承气息在的内容,呈现给公众,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七夕的实在内容,还有那应有的文化价值气息,并能在现实中践行甚至给予创新式的演绎和放大,让“七夕文化”在实现承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能与时俱进、博采众长,也让七夕节日本身,回归传统,回归创新,回归文化的纯粹。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不妨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让网络与七夕相逢,让国人真正感受到那有韵味的、曼妙的“七夕”,围绕其中的文化精华,追求自我的提升,也使之更深层次地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联系纽带,连接着你我,延续着华夏风采。(默 城)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袁小禾:从《一间自己的房间》到“一条自己的道路”

  • 韩浩月:在院里看戏,喜剧链接“城市与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