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年艺术家当引领艺术创作新风尚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青年艺术家当引领艺术创作新风尚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7-09-13 18: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7月7日,“中国艺术新视界”——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滚动资助作品巡展来到“北国春城”吉林长春,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幕。开幕式结束后,召开了以“国家政策与当代美术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主持会议。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孙维国、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刘兆武、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红梅以及艺术家代表闫峰等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以下为部分与会嘉宾发言摘编:

青年艺术家当引领艺术创作新风尚

  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孙维国:

  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应该展现当代年轻人的昂扬向上的精神,表现当代年轻人的情怀,体现新一代的思考方式。资助和培养青年艺术家,就是要改变艺术界陈旧的思维,展现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因此建议国家艺术基金为更多有想法、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提供机会和平台,引领艺术创作新风尚。

青年艺术家当引领艺术创作新风尚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刘兆武

  从目前的发展进程来看,国家艺术基金发展的基本理念是挖掘“潜力股”、宣传正能量、增强文化自信、繁荣艺术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中,青年是重点培养对象,国家艺术基金“先培养后推广”的方式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培养来说大有裨益——让新一代艺术家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平台。

青年艺术家当引领艺术创作新风尚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李书春:

  在文化输入和输出方面,此次参展的青年艺术家能够立足自身视角,完成一个个不同题材、不同主题的作品,这一点让人欣慰和欣喜。但这些年轻人的创作格局还有待提高,我希望他们在创作中能够站在哲学的高度审视艺术,在艺术本体、个人修为、认知角度三个层面上有所突破。再次建议国家艺术基金的评委“智囊团”融入更多新鲜血液,吸收一些包容性强的专家,给真正有创作能力的青年们一个机会,让他们也能在国家艺术基金的平台上释放光彩。

青年艺术家当引领艺术创作新风尚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张红梅:

  青年人的艺术创作具有创新性,其视野与心态的不同也决定了艺术创作的不同。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是对创新人才的鼓励,更是对未来艺术发展的一种引导。从本次巡展的理念来看,国家艺术基金更关注年轻人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和方向,通过资助、巡展、成果运用的方式对青年艺术家进行有效合理的引导,在为艺术市场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引领了艺术发展的方向。

青年艺术家当引领艺术创作新风尚

  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家代表 闫峰:

  现在有一个词叫“孵化”,国家艺术基金其实就是在对青年艺术家进行孵化,在艺术家发展最重要的时期给予支持,只有真正有社会责任的团队才会做这样的事情。期待国家艺术基金扮演好“伯乐”的角色,发现、培养出更多真正有潜力、待挖掘的优秀人才。

青年艺术家当引领艺术创作新风尚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策展与批评工作室导师 宋晓琛:

  国家艺术基金如何推动创作,如何与当下的艺术热点相结合,需要从创作和交流推广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国家艺术基金的受众不仅仅是艺术家,更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在这个平台上一定要有接地气的作品,又不能缺乏对当代文化有真正思考的作品,这样才能深入人心。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王 磊:品山海佳肴,悟家国至情

  • 传统文化纪录片:深陷生产困局,探寻破局之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