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部壮写戏剧命运的电影——评陈佩斯电影《戏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一部壮写戏剧命运的电影——评陈佩斯电影《戏台》

来源:文汇报2025-08-04 09:37

  作者:肖 鹰

  明人徐渭有题戏台的两副对联:其一,随缘设法,自有大地众生;作戏逢场,原属人生本色。其二,假笑啼中真面目,新歌舞里旧衣冠。前者讲大地众生命运无定,世事迁变,只能随遇而安,人生本色,正如逢场作戏。后者讲戏剧的装扮表演,示观众以假啼笑,却揭人生的真面目,花样翻新却不脱世道常情。前者讲人生,后者讲演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在我看来,陈佩斯编剧、导演并主演的电影《戏台》,正是对徐渭这两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对联的精妙诠释。在军阀混战、京城变乱的民国初年,五庆班班主侯喜亭(陈佩斯饰)带领由大牌名角金啸天(尹正饰)领衔的京剧戏班子进京演出。这个戏班子乘着由洪大帅(姜武饰)的洋大炮开路的火车进入北京城,按契约要在吴经理(杨皓宇饰)经营的德祥大戏院演三天大戏。然而,首先出现了当晚要上台的男主角金啸天抽鸦片而昏迷不醒这一变故,接着是混迹前门一带的黑帮头领刘八爷(尹铸胜饰)闯入戏院强行索票,然后是洪大帅命令将五庆班三天大戏包场,作“开国大戏”。在这一切开戏前的混乱中,还插入了洪大帅六姨太思玥(徐卓儿饰)潜入戏院找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的金啸天偷情,送包子伙计、京剧迷大嗓儿(黄渤饰)与前来“巡视”的平民装洪大帅的“老乡撞遇”。洪大帅将大嗓儿误作金啸天,在他“钦点”下,当晚大嗓儿登台饰演楚霸王。戏演到楚霸王欲拔剑自刎,洪大帅嚎哭、暴怒,勒令改戏,不准演楚霸王死。旧戏新演,台上演楚霸王的却是金啸天。他一字不改,一腔不变,洪大帅杀心大起。不料这时蓝大帅攻进城来,洪大帅仓皇逃离。北京城再次上演“城头变幻大王旗”。

  如果对1993年陈凯歌电影《霸王别姬》还有记忆,2025年陈佩斯电影《戏台》的剧情结构自然会令人联想到前者。这两部电影不仅都以京剧《霸王别姬》为电影剧情推进的大梗,而且同样以政局变乱、众生浮沉为大背景。在两剧中,饰演虞姬的名角都对饰演楚霸王的名角怀着同性恋情,而且都没有实现梦想。在两剧中,都有一个名角吸毒(抽大烟),吸毒的诱因都是爱而不得——区别只是《戏台》的金啸天为其二婚妻子翠萍的背叛、逃离而吸毒,而《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为师哥段小楼的拒绝而吸毒。从剧情梗概看,似乎从《霸王别姬》到《戏台》向观众展示的都是相同的戏剧人物的“人生如戏”:政局变乱、政权更替裹挟、碾磨着剧中主角,他们在台上是台柱,在台下是戏迷追捧的“名角”,然而,当社会陷入混乱动荡,他们不仅与普通民众一样沦入蝼蚁一般的脆弱无助中,而且承受着常人一般不会受到的被出卖、凌辱、践踏。但是,在《戏台》和《霸王别姬》之间,不仅存在着32年的岁月差异,而且存在着对“戏剧人生”的不同认知。

  《霸王别姬》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背景下,由“伤痕文学”哺育的第五代电影的后期产物。第五代电影虽然受“人的文学”影响,但这代电影家的“时代”烙印钳制着他们对“人”的认知,停留于对“时代”的普遍化、模式化理解。从1984年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起,经1987年张艺谋的《红高粱》,到1993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那个“时代”的影像,“人”不过是一个推进电影叙事的“符号”。《霸王别姬》从1931年开始至1970年代末,全剧叙述了跨越约40年的中国历史变动,剧中主角则完全“顺着时代”演绎着不同角色,可谓是“随缘设法”“新歌舞里旧衣冠”诠释(“反思”)那个“时代”。在这个“时代”的电影叙事中,段小楼和程蝶衣两个主角并不具有独立深入的内涵。他俩的互相恶性“揭发”,当时被解读为人性的揭示,其实不过是当时普遍社会认知认定的“将人都变成了狼”观念的电影注解。因此,与其说《霸王别姬》演绎了上世纪40年岁月中段小楼和程蝶衣两个戏剧人物的命运,不如说借这两个人物的命运演绎了陈凯歌所属的第五代导演所认知的那个“普遍时代”。

  在2025年,陈佩斯的《戏台》却投射给银幕一群真正在时代的困厄危难中受熬煎、苦痛挣扎的戏剧人物。在《戏台》全长117分钟的电影剧情中,这些人物台上台下、幕前幕后经历了除序幕外,从洪大帅破城进京,到蓝大帅破城赶走洪大帅,不超过一天的人生剧变。在这非常的一天,他们为了钱,更为了活,歌舞啼笑,叩头下跪,欲逃无路,欲死不舍。他们的人生浓缩在这一天,密度之大,成为他们荒诞而悲凄的戏剧人生的结晶。他们是人,但他们更是“戏子”。

  在人分贵贱的社会,“戏子”是一个矛盾的群体。一方面,因为他们只是表演者,演什么像什么,没有常性,所以他们“下贱”;另一方面,他们所表演的人物和故事,又是社会众生(无论贵贱)都向往、追求甚至崇拜的,所以喜欢看,甚至必须看。因此,他们中的佼佼者成为“角儿”“名角儿”,被尊为“老板”。这个“戏子”人生的矛盾与社会人生矛盾的叠加,实在难区分“假啼笑”与“真面目”。金啸天在迷茫中与洪大帅六姨太偷情时说出戏剧台词,就是戏剧与人生不可分的“化境”。相对于《霸王别姬》,《戏台》是在高度浓缩(戏剧化夸张)的时代变乱剧的背景上展示了以五庆班班主侯喜亭为主角的一群戏剧人物。

  但是,电影《戏台》的境界,绝不止步于为民国初年的一代戏剧人物立传——我们不应当将《戏台》看成是京剧票友为他们梦想的“角儿”树碑。在《戏台》中,有三个桥段值得从“戏剧命运”的深层解读。

  其一,大嗓儿送给男旦凤小桐包子之后,在德祥戏院后台闲逛,与着平民便服前来“巡视”的洪大帅相遇,因口音相互攀上老乡。大嗓儿常来戏院送包子,偷偷听戏,自称“京城票友儿”,他视洪大帅为“啥也不懂的棒槌”,对其呼喝打搡,而洪大帅为了听大嗓儿“说戏”,大帅的杀伐之风尽丧,对大嗓儿极尽恭维之态。

  其二,洪大帅钦点“开国大戏”《霸王别姬》由老乡大嗓儿担纲主角饰演楚霸王,为保全戏班家口性命,侯喜亭苦求凤小桐与大嗓儿配戏。凤小桐在几乎昏厥的状态下含悲上台,侯喜亭在其身后为其舒展袍尾,委婉体贴而神情悲痛,如送其赴刑;听到台上的大嗓儿跑调(下落子),侯喜亭悲痛不禁,以头撞柱。

  其三,洪大帅以屠杀相逼,命令将项羽不肯过江东、自杀以谢父老的剧情,改为项羽过江东、东山再起。为了五庆班全体家口活命,侯喜亭哀求演员和乐师们配合改戏。从大烟迷醉中醒过来的金啸天,听到了洪大帅的改戏命令。他假装大嗓儿上台演出,一字不改,字正腔圆地演唱正版《霸王别姬》。侯喜亭听到金啸天“一字未改”,一惊之后,为之一振,说:“不改就对了!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儿!”振奋之中,他从后台走到前台,击钹为金啸天助威,而此时,洪大帅已经下令举枪射击……

  这三个桥段,是关于戏剧(京剧)本身三个层面的意义的揭示:其一,戏剧对于人的普遍意义。戏迷大嗓儿,只是常听戏而熟悉台词、曲词,洪大帅是一个大字不识,并不爱戏而杀人如戏的军阀——被其一枪击毙的刘八爷死前斥其“不讲规矩”。他们俩在德祥戏院的“撞老乡”,是展示了戏剧的平等意义,及其对众生不分阶层的感染力。其二,大嗓儿作为一个毫无戏剧训练的“戏迷”,被“钦点”上台唱主角,凤小桐虽含悲委屈与之配戏,仍然只能愤然草草结束下场。侯喜亭迎接和慰问凤小桐,恭敬体贴,犹如对待死里逃生的勇士。这显然是标示出经典艺术不可毁弃的水准,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其三,洪大帅“钦命改戏”,在权力的暴力之下,生命大于戏剧,侯喜亭为一班之主,为全班家口性命,不得不接受。然而,从鸦片烟毒中苏醒过来的金啸天却登台一字不改演唱“老祖宗留下来”的《霸王别姬》,置自己性命于不顾,当然也无视了五庆班全体家口的性命。然而,正是他的“全然不顾”,证实了“角儿”的任性和担当,而且,正是他这“一字不改”唤醒了五庆班全体人员的戏剧灵魂,他们迎着洪大帅的枪口以性命配合金啸天“一字不改”地演绎老祖宗的“玩意儿”——戏剧。这却是戏大于命。戏剧的尊严在这个场景中被坚实沉痛地守卫和高扬。

  我观看两场《戏台》,为了比较,我也重新观看了一场《霸王别姬》。《戏台》无疑是一部极具观赏性的喜剧+剧情片。观看《戏台》,开始约20分钟,我不断想到喜剧演员陈佩斯;此后,逐渐进入了啼笑交替、笑而泪涌的观感。令我非常惊讶的是,这部明显极限运用喜剧夸张手法的陈佩斯电影,为何在引人情不自禁发出笑声的同时又在笑声中潸然泪下。

  两场观影之后,我深思的结果是,陈佩斯为这部戏剧电影倾注了深刻醇厚的戏剧灵魂。正因为这个灵魂的坚守,陈佩斯不是让侯喜亭和他的五庆班全体家口作为戏剧烈士死于洪大帅的野蛮枪口下,而是让洪大帅再一次扮演落败的军阀仓皇逃命。在枪炮声中,在被炮火轰击逐渐倒塌的德祥戏院中,戏台上,侯喜亭和他的五庆班继续演绎着老祖宗的《霸王别姬》,“一字不改”!——抵抗强权、抵抗暴力、抵抗岁月,这就是戏剧的命运。

  侯喜亭对被“钦点”而强扶上台的大嗓儿说:“虽是票友玩,上台,也要讲究。”我相信,在中国既往的喜剧戏剧史和电影史中,《戏台》无疑是一个讲究的绝好本子。它让我回忆起在80年代看的卓别林的喜剧电影《摩登时代》。我赞赏和敬佩陈佩斯先生对艺术创作的深刻而醇厚的讲究。因为这“讲究”,《戏台》成就为一部壮写戏剧命运的电影。(肖鹰)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戏台》:荒诞时代的悲喜交织与讽刺锋芒

  • 破解“文化空心化”:从符号消费到精神内核的回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