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黄西蒙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主线故事是晴雯之死,但就在悲情气氛已经烘托得相当浓烈的时候,突然加入一段贾政让孩子们给姽婳将军写诗词的情节,显得十分突兀,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一回让众多红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觉得突然插入一段姽婳将军的内容,纯属曹雪芹的败笔。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来看这个神秘的姽婳将军——据传说,她是明末衡王朱常庶的宠妃,原本是个歌伎,却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冲上战场,与敌人四杀,最终英勇殉国。在《红楼梦》里,经由贾政之口,衡王改称恒王。谁能想到,在如此舒缓甚至有些文人慵懒情调的文字之前,是晴雯之死的大悲剧。王夫人厌恶晴雯,非说她得了女性的痨病,就赶紧将她的尸首焚化了。
可以说,此时此刻的宝玉还沉浸在与晴雯最后一别的悲怆之中,结果就被王夫人的丫头叫去,同贾政一起作词。等姽婳将军这段情节结束之后,宝玉才去祭奠晴雯,还写下了十分动人的《芙蓉女儿诔》。由此来看,姽婳将军的故事安插在这里,确实很突兀,显得很不自然。对此,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曹雪芹想通过姽婳将军的故事,来隐喻什么,特别是对书中主要角色的命运进行类似判词、曲子那样的预言。这个角色会是谁呢?若从回目名称要素的“对仗”角度来看,与晴雯最“对仗”者显然是林黛玉。
《红楼梦》多次提到黛玉与晴雯的相似之处,两人虽出身不同,但在性格和命运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晴雯也可以说是作者最喜欢的丫鬟角色,宝玉对晴雯的感情,也不同于他人,有一种特别的真情与怜惜。
更关键的是,姽婳将军的名字——林四娘,显然也是在暗指林黛玉。然而,两人一个是走上战场的女英雄,一个是温柔痴情的大家闺秀,怎么看都不像同一类人。或许,这其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在《红楼梦》八十回后的、现已失去的内容里,黛玉应该是有类似姽婳将军那样的命运,未必是要上战场杀敌,但很可能是遭遇了乱世,不仅贾家败落了,整个世界都陷入了癫狂与昏恶。黛玉作为宝玉没过门的妻子,也必须承担起整个家族的责任。然而,黛玉并没有经世之才,治家的努力失败了,最终自己也走上了陨灭的结局。
在姽婳将军词的细节里,也有蛛丝马迹能佐证上述猜测。贾兰、贾环的诗,基本上还是忠君报国那一套传统伦理,“捐躯自报恒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谁题忠义墓,千古独风流”,但宝玉写出的却是姽婳将军的悲情——在封建伦理秩序下,她只是个被利用的弱女子,哪怕有保卫家国的壮志,却无法一展抱负。面对流寇,那些男人还没有她有勇气。“明年流寇走山东,强吞虎豹势如蜂……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我为四娘长叹息,歌成余意尚傍徨!”——宝玉所言,恐怕不只是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也是林黛玉最终的命运。
“流寇走山东”这样的字眼,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显得十分扎眼,但这很可能是后文的重要元素。天下大乱之时,流寇遍地走,如明清易代之际,腥膻满地,别说贾家这样的地方土豪,就是皇族也多遭灭门之祸。遭逢乱世,主仆关系颠倒,原来的奴仆灭了主人,甚至成了新主子的事情,其实很多很多。历史上就有“江南奴变”之说——比如,大名鼎鼎的旅行家徐霞客,在去世后没几年,江南徐家就被奴仆所灭,连《徐霞客游记》都差点被焚毁。很多流民也会泄愤到皇族身上,居住在河南的福王朱常洵,就被李自成抄家,很多贵族都惨遭屠戮。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贾家又岂能独存?我一直不太认同学界所谓“贾家败落是因为得罪皇帝”的观点,更不太可能仅仅是因为所谓的贪腐、违法而被查抄。倘若真是如此,贾家的败亡是不值得同情的,《红楼梦》也不能具有高层次的悲剧精神,只能沦为某些受到伤害的原既得利益者的自怨自艾。事实上,只有将贾家的败落“上升”到国破家亡的层面,“升华”到国仇家恨的层次,才能唤起更多清代文人的情感共鸣。
循着这个思路往前走,就会惊奇地发现:黛玉之死,也能与之前的判词“玉带林中挂”对得上了。“玉带林中挂”,可能有两层隐喻。首先,反过来读,谐音就是“挂中林黛玉”,这显然不是偶然。应该是指黛玉最后的死法,是被挂在高处的,就是缢死。再者,解读判词不能纯抠字眼,还得综合意象、意境来看。一条玉带挂在树林里,随风飘荡,如此凄凉的场景,应该也是在描写黛玉缢死之后、柔弱身躯随风摇摆的惨状。
或许由此能推测出,黛玉或是自缢而死,或是被流寇缢死,而且死亡地点不是在室内,否则就不会有玉带随风摆动的意象。结合前面姽婳将军的暗喻,或许《红楼梦》结局的惨状是远远超出读者想象的:天下大乱,贾家败落,原来的奴仆勾结外面的流寇,一并冲杀进来。黛玉在乱战中不甘受辱,自缢而亡。之所以判断是自缢,而非被歹人所害,是因为黛玉《葬花词》中有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她从始至终保留了纯洁的身体与心灵,在乱世降临之际,保存了最后一丝人的尊严。(黄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