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 鑫
李大钊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他点燃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引领中国走向光明。音乐剧《大钊先生》通过表现李大钊英勇就义这一重大革命历史时刻,以缅怀和纪念这位抨击旧社会、旧道德而为人民幸福英勇斗争的革命先行者。在李大钊同志诞辰135周年之际,该剧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重新上演。
李大钊作为著名的英雄人物和革命英烈,其身上有众多主题和事迹可供挖掘,比如领导工人运动、在北大开设课程、传播马克思主义等等。如何在有限的一个多小时内,以音乐剧的形式选取最精彩的故事来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全剧共分为三幕,以“唤醒”为主题,聚焦于李大钊先生英勇就义的时刻,同时串联起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和贡献,重现大钊先生“铁肩担道义、碧血铸丰碑”的伟大形象。该剧摆脱了传统平铺直叙的传记式结构,现在和过去在布景中来回切换,让原本严肃的主旋律题材充满活力。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该剧采取主角与群像相呼应的艺术手法,注重展现人物心灵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从多个侧面塑造人物形象。剧作没有把李大钊放在抽象的神坛上进行祭奠,而是突出他与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多声部互动。剧中李大钊与市井百姓、工人、学生、反动派等角色对话,从小角度和细节着眼,深化对李大钊的形象塑造。同时真实再现了上世纪20年代革命初期的社会众生相,迷茫的副官、愚昧的群众、单纯的学生等人物都从李大钊身上汲取力量,从麻木地看“西洋景”转变成为革命理想而奋斗,也表现了李大钊作为“敲更人”“樵夫”和“持火者”对社会大众产生的巨大影响。此外,李大钊在北大工作的时期是北大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阶段之一,这一时期北大在蔡元培校长的领导下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理念,汇聚了众多顶尖人才,同时还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剧目中却忽略了这一叙事场域,若能加入大钊先生同陈独秀、胡适、蔡元培、毛泽东等同仁的互动,将能更好地展示大钊先生除“伟人”之外的性格侧面。
该剧善用意象,给全剧增添了浓浓的诗意,呈现出中国美学中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音乐剧的主题歌为《樵夫》,樵夫的形象来源于李大钊的《山中落雨》中“不知有多少樵夫迷了归路”一句。樵夫砍柴取火,不仅有保留火种之意,也与李大钊的“劳工同盟”思想有关。该剧以牢狱、绞刑架、山峰等为主要视觉元素,穿插了北大红楼、怒放的紫丁香等视觉形象。丁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常见意象,“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一样的姑娘”等古现代诗歌共同组成了关于丁香的情感表达和哲学思考。李大钊和夫人赵纫兰在紫丁香下上演生死离别,在婉转悠扬、如泣如诉的旋律中,大钊先生沧桑的歌声和妻子的抒情以及孩子们的童声相互交融,人生大义前凄美的爱情、温暖的亲情也给全剧悲凉的底色增添了一抹柔情和浪漫;全剧出现的第一位人物为敲更人,这一形象也是李大钊为中国民众敲更,带领中国人民走出黑暗的象征。同时,剧中把李大钊慷慨就义的时间从下午两点改为五更时分,意在强调黎明的到来。
在艺术风格上,该剧贴近当代艺术潮流,符合当下的审美趣味,曲目融合了流行、摇滚、说唱、戏曲等多种音乐元素,使得本剧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身。音乐方面融合了百老汇音乐剧的流行风格,将西方音乐风格和中国传统题材巧妙融合,创新表现了中国英雄人物。剧中绞刑架之舞的段落可谓是全剧的亮点之一。绞刑架化为人形,有了思想,他们在舞台上唱出绞刑工具的发展史,也唱出了绞刑架眼中的大钊形象。男演员们漆黑阴森的服装、诡异凌厉的表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恐怖压抑的舞台氛围。与此同时,摇滚的曲风、激烈硬朗的舞蹈和快节奏的唱词也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震撼。值得一提的是,“绞刑架”们的唱词巧妙地讲述了绞刑工具的发展史,勾连起战争和人类文明的关系,为本剧开拓出更加开阔的文明视野。
针对不同的人物形象,该剧以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刻画,此外还根据情境巧妙融入经典音乐以烘托氛围。例如,展现校园生活的音乐青春悠扬、军官的唱段中具有京韵戏腔、大钊夫妇的对唱柔情缠绵……剧作融入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哀歌》,以音乐的方式把观众带回“三一八”惨案的时代现场,再现“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外,歌词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和民族风格,比如李大钊唱给孩子们的《小羊之歌》,他与妻子对唱的《紫丁香之歌》等。剧中展现大钊先生在北大校园中和青年学生们在一起的场景时,多段唱词直接改编自大钊的《青春》等文章,“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台词和欢快明亮的音乐相互配合,展现了青年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音乐剧《大钊先生》将现代音乐语汇和革命英雄题材巧妙结合,以青春化、时尚化的生动表达讲述革命先烈不惧牺牲、勇毅前行的精神品质,以戏剧化的方式展现了李大钊唤醒社会大众、坚守理想信仰的过程,既彰显了人物生命的质感,也书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精神传奇。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