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从易
今年,古偶剧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多部汇集当红流量明星、华丽服化道和宏大叙事背景的大制作古偶剧播出后反响平平,有的甚至悄无声息地被淹没在观众的视线之外。曾经风光无限的古偶剧,何以陷入困境?
古偶剧融合传统美学元素,凭借精致的服装、绚烂的布景、缠绵悱恻的爱情叙事,构筑了一个超越现实的梦幻世界,成为受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喜爱的一种剧集类型。出于对观众需求的精准把握,也是对商业利益的积极追求,近年来平台和制作方纷纷押注古偶剧,使得古偶剧创作呈现扎堆之势。
但因为扎堆,古偶剧市场如同一条繁忙的流水线,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一部部看似各异、实则同质的作品。
在剧情构建上,许多古偶剧都遵循着相似的叙事框架:英俊潇洒的男主角和美丽聪慧的女主角,在某个历史或虚构的背景下相遇,经历一系列的误会、冲突、和解,最终走到一起。剧情伴随着大量的情感纠葛、身世之谜和权力斗争,看似复杂多变,实则换汤不换药。特别是同一主题下,新剧就像是对前一部剧的微调和重复。模式化的创作方式桎梏了编剧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让古偶剧变得单一化、表面化。
在角色设定上,古偶剧流水线同样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男主角往往被塑造成英俊潇洒、才智过人、深情专一的形象,他们或是身世显赫的贵族公子,或是隐藏的皇族后裔,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所爱之人。女主角美丽、善良、坚韧不拔,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勇气与智慧,与男主角并肩作战,共同化解危机,走向幸福美满结局。高度模式化的角色设定,限制了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故事的深度挖掘,使得角色缺乏真实感和复杂性。
在演员选择上,古偶剧亦存在明显的同质化倾向。制作方往往倾向于选择具有较高颜值与一定粉丝基础的明星加盟以吸引眼球,观众经常看到某些自己熟悉的年轻流量明星,排列组合出现在多部古偶剧之中。虽然这有助于提高项目初期的关注度,但从长远来看,当这些演员不断重复类型相近的角色时,他们的表演风格也会趋于固化,难以展现出多样性和突破自我的能力;而过度依赖少数几位知名演员,导致整体演艺生态失衡,使得更多优秀新人难以获得发展机会。
古偶剧流水线还表现在制作周期的缩短和产量的增加上。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追求商业利益,许多制作方加快制作速度,缩短剧本创作、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时间,生产出大量良品率极低的古偶剧。一些原本优秀的制作团队,也因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而失去创造力和激情,导致作品的品控直线下滑。
古偶剧市场进入流水线模式,看似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这种模式带来诸多弊病,并阻碍了古偶剧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流水线古偶剧的遇冷就是一个警示。
古偶剧要走出流水线模式,首先要深刻意识到创作本身绝不能走流水线。艺术创作的本质在于创新与独特性,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导致内容同质化且缺乏深度,难以触动观众的心灵。创作者应当回归初心,将每部作品视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来精心雕琢,不能为了追求高效率和短期利益而进行批量复制。这意味着从剧本构思到角色设定再到拍摄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更多的心血与创意,探索新颖的故事角度与表现手法。
剧本创新,是古偶剧突破同质化困境的关键。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结合现代审美和价值观对故事进行重新诠释;巧妙融合其他类型元素如悬疑探案、家国情怀等,让古偶剧不局限于爱情线,而能探讨更多元的主题;在人物设定上做文章,打破常见的固有模式,塑造出性格鲜明、成长轨迹清晰的角色,并赋予他们更贴近现代价值观的品质与魅力;重视后期制作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但不限于服装道具的设计、场景布置以及特效技术的应用等,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厚重与情感的深度。
强化文化责任感与艺术追求,是古偶剧突破现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古偶剧不应停留于浅显的娱乐效果,而应自觉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这要求创作者在剧情设计中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文化解读,提升剧集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打造出既具有历史底蕴又富有时代感的作品,让古偶剧重新赢得观众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