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 润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立足中国当代原创,到新世纪初以一系列国外经典“灵魂拷问”,再到近些年的“中国意象现代表达”,王晓鹰导演一直在“从诗化意象到诗化现实主义”的方向上不断探索创新。本周在中国国家话剧院热演的话剧《兰陵王》,正是这样一部代表作品,它以北齐名将兰陵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通过现代戏剧的手法,呈现了一个关于“灵魂与面具”的深刻寓言。
编剧罗怀臻将中国史书中记载的传奇人物兰陵王的故事创造性发展出了全新的情节,借历史题材以当代观念对复杂人性进行深刻的探讨。他着重塑造兰陵王的自我异化过程,刻画了人性中“羊性”和“狼性”的两极,拷问灵魂的真实和人性的复杂。剧中,兰陵王不再只是英勇善战的将军,而是一个因目睹父王被害而用女儿态掩藏真性情的柔弱王子。他的生母齐后交予他先王遗物——神兽大面,试图唤回兰陵王的男儿血性。戴上大面的兰陵王变得英勇无敌,所向披靡,他终于报仇雪恨,却也走到了冷酷无情、暴虐可怖的人性另一个极端。最终,齐后和恋人郑儿以牺牲帮助兰陵王告别迷途,摘下面具,回归本心自我。
导演王晓鹰在《兰陵王》中运用具有现代舞台艺术品格的跨文化呈现,又融入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傩戏、古舞、踏歌等,使得该剧在保持现代感的同时又不失民族特色,传递出深层次的民族情感和哲思。
剧中演员们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身段台步,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饰演兰陵王的演员张皓越,他通过层层递进的表演,将人物从忍辱负重、扮作女性的柔弱到换上大面、脱胎换骨的英勇,再到迷失与回归的心路历程,都演绎得生动感人。国家话剧院优秀演员夏力薪扮演的齐后、李任扮演的齐主、余凤霞扮演的郑儿也都可圈可点,如能赋予这些人物更丰富的内心世界,会让作品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剧中还巧妙设置了一个具有重要作用的角色群体——伶人。他们既是戏中的人物,也是戏外的旁观者,时而用滑稽夸张的面具表演展现“傩戏”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时而跳出情节之外起到串联和评判的作用,让演出更具趣味性。
作为一部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审美精神的佳作,《兰陵王》以一种诗意化的舞台呈现,深刻讲述了一个关于“灵魂与面具”的寓言,让观众在层层情境中与角色的挣扎与思索产生共鸣。(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