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一些带有戏曲韵味的歌曲深受大众喜爱。戏歌,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戏曲元素、融入戏曲唱法、具有戏曲韵味的歌曲,是戏曲的一种衍生艺术。相比于戏曲,戏歌更加通俗易懂,容易被更多人接受。《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说唱脸谱》《梨花颂》等,都是曾经广为传唱的戏歌。
近些年在网络流行的戏歌更是不胜枚举。不少优秀作品,既保留了古风古韵,又展现出新风新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年轻人领悟到国粹之美,感受到戏曲的温度。甚至不少年轻人由此开启了对戏曲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走上了戏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之路。这一现象让我们看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上,一旦找到了传统与时代审美两相契合的点,传统文化便会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然而,戏歌创作也得善用巧劲儿,否则就会走入一些创作误区,比如,在创作通俗歌曲时,强行与戏曲名段“拉郎配”;要么是打破原有唱腔和格律,对名段进行庸俗化改编;还有的作品只是单纯使用戏曲的吐字发声技巧,来演唱流行歌曲;甚至有些作品的歌词语无伦次,让人一头雾水、不明所以。这些所谓的“戏歌”,不仅经不起岁月的沉淀,更谈不上艺术传承。
传承的真正要义,不是刻意追求形式复古,而在于找出共性、读出文化“基因”,并结合当下的社会发展,创新艺术表达形式。当代戏歌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这对于传承戏曲文化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们要通过科学化、专业化的创编,通过“流行+戏腔”的跨界融合,把传统戏曲的文化精髓有效、有序、有力地传承下去。
(内容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9月4日16版《戏歌:戏曲艺术的另一种表达》;作者为学习出版社副编审苏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