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历史缝隙中的美食与考古智慧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历史缝隙中的美食与考古智慧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4-09-02 09:57

  作者:王 义

  考古学,作为一门探寻古代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学科,与文学作品之间似乎存在着天然的界限。然而,当马伯庸的《食南之徒》这部历史小说呈现在读者面前时,我们不禁要重新审视这种界限。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历史细节,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西汉年间南越国的美食文化,更在无形中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考古之旅。

  历史的缝隙与考古的探寻

  《食南之徒》的故事背景设定在西汉年间,在史料运用上独特而真实,为故事提供了真实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原型。《史记·西南夷列传》里对主人公唐蒙有明确记载,“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唐蒙正是通过“枸酱”敏锐地发现了夜郎与南越可以船相通,从而上书汉武帝,建议绕开五岭,从西南夷道顺江而下攻打南越。撬动西汉王朝开疆拓土、收复南越,开创这一丰功伟业的竟然是一道调味品,透过历史的缝隙,历史的细节是如此有趣而迷人。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书中涉及的南越国各种风土、掌故、用具、建筑风格等,皆有考古佐证。比如赵佗在独舍种下的那几棵枣树,即来源于南越王宫水井里出土的两枚竹简。上面赫然写着‘壶枣一木’字样,足见赵佗思念家乡之心。大家有机会去广州的话,可以去南越王博物院看看。”可见,《食南之徒》在历史细节上下足了功夫。

  不仅是美食,就连食具都是从考古实物中拎出来的。南越王墓中出土的1000多件(套)文物,仅烤炉就有三件。其中一件设计精巧实用,做工考究、造型别致,烤炉的四壁都安装有兽首衔环辅首,方便用链子提起来自由搬运。烤炉的底部凹陷,可以放置炭火,上面摆放肉串。烤炉的四角微微上翘,以防止烤串滑落。四足为鸮形,尖耳、大眼、尖嘴,两爪着地,其背部顶护着炉盘,尾部伸向炉盘底部,炉盘上装饰的纹饰繁冗华丽。

  唐蒙当然不是用这台烤炉在烤肉,但他的确是按照当时的方式在烧烤——“胖子大声叮嘱了几声,然后小心翼翼地从身旁竹筐里取出几枚炭块,一一喂给槽火。这些灰白色炭块蕴含着惊人的热力,一投入火中,温度很快变得炙热。”唐蒙还解释说,这几块炭,叫作桑炭,是用桑树闷烧出来的精炭。无烟无焰,火力强盛,乃是烤炙上品。《说文解字注》说“炭,烧木留性,寒月供然(燃)火取暖者,不烟不焰,可贵也。”木炭“不烟不焰”的优点,自然是烧烤的理想燃料,而当时唐蒙已经认识到“桑炭还有一个妙处,用它烤出来的肉会带有一股桑木香气,滋味妙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也提到“桑炭甚美,铁卢甚礊”。唐蒙不仅品尝到了各种美食,更在无形中参与并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马伯庸正是透过历史的缝隙,巧妙地利用考古学成果融入南越国美食的方方面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活生生的古代社会,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闻到了美食的味道。这种跨越时空的代入感,使人们忽略了历史的距离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考古学角度审视历史的独特视角。

  美食文化的考古价值

  “那水生植物从水下伸出一根长柄,柄端分出三枚椭圆形绿叶,样子颇似茨菇。甘蔗伸手一扯,扯动整株植物离开水面,下面的根茎居然像藕条那么粗。甘蔗饿得没什么力气,费力拽了半天,才把它拽上来,撅成数节,连根带叶放入篓中。”这种植物就是绰菜,也叫睡菜,作者让它突然出现在南越王墓前,勾起了赵眜的美好回忆,也带出了一段离奇曲折的故事。

  睡菜在《南方草木状》《本草纲目》等古代药典中也有关于其药用价值的记载,如平肝息风、清热解暑、健脾消食、养心安神等,可用于治疗多种症状。现代研究表明睡菜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降血糖、免疫调节、镇静催眠的作用,另外还可健脾消食、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睡菜在古代文献中被提及,体现了其作为一种野生植物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除睡菜而外,书中还提到胥余果、离支、五敛子等南方特有的水果,虽然名字古怪,但通过对书中描述的解读,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它们可能是现代某些水果的古代品种。这种对古代食物的考古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我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还能为现代生物学和植物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书中的饮食习俗、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等信息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文化交流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学的真实性与小说的虚构性

  考古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追求的是真实性和准确性。然而,在文学创作中,为了吸引读者和丰富故事情节,作者往往会加入一些虚构的元素。在《食南之徒》中,马伯庸巧妙地处理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他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历史细节的真实性,通过大量的史料搜集和实地考察,力求在小说中重现西汉时期岭南地区的社会文化风貌,如书中提到的地名、官职、制度等都经过了严格的考证。另一方面,马伯庸在小说中加入了丰富的虚构元素,塑造出一个美食家唐蒙,通过唐蒙的视角,将历史事件与虚构情节相结合,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这种虚构与真实的交织,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唐蒙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曾任番阳令,作为汉朝使者被派去南越国都城番禺(今广州市),因发现蜀地所产的枸酱经过牂柯江走私至此,遂向汉武帝建议收复夜郎,作为将来攻打南越的奇兵之道,最终成功。有学者指出,唐蒙对于犍为郡的设立、西南夷的开发、“西南丝绸之路”的开拓居功至伟,功同张骞。

  在小说中,马伯庸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而鲜明的美食家唐蒙。他贪吃、好奇、忠诚、随遇而安、机智勇敢、有责任心等多种性格特质交织在一起,貌似随时准备“躺平”却一直在奋斗之中。小说开篇便描绘了唐蒙对食物的痴迷,无论是简单的粗茶淡饭还是精致的珍馐美味,他都能从中发现乐趣。这种对食物的热爱和好奇心驱使他不断探索新的食材和烹饪方法,甚至成为了唐蒙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除了对美食的渴望和追求,功名利禄、仁义道德他好似都不关心,但实际上,这背后还有着一个坚韧的唐蒙——他利用自己对美食的了解和追求,巧妙地与南越国的官员和民众交流,不仅赢得了广泛的信任和支持,还帮助汉朝使者完成了使命,促进了汉朝和南越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吃货”县令也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品质。

  《食南之徒》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历史细节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考古之旅。在欣赏美食文化的同时,让我们从小人物身上窥见大历史,让今人在历史缝隙中探寻美食与考古的智慧。(王 义)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话剧《西迁》:以人物弧光映照恢宏历史

  • 陈林侠:古装剧如何走出“爽文”怪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