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7-02 09:30

  作者:刘裕国

  “掌中画像砖”解压魔方、AR文物贺卡、“明清官服补子图”火锅书……6月30日,“创想博物馆”文创大赛决赛路演暨大赛优秀作品展亮相四川大学博物馆,100多件(套)优秀参赛作品体现了非凡的创意和想象力,令观众兴趣盎然。

  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为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创建于1914年,1919年对外开放,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博物馆。百余年来,学者们通过开展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和社会征集,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数量巨大的藏品体系。目前,馆内收藏动物标本14万余件、植物标本84万余份,以西南地区物种为主;馆藏文物达8.5万件(套),以书画、陶瓷、美术雕刻以及民族、民俗文物最具特色。

  2019年,四川大学博物馆在原址进行改扩建,2023年新馆开放试运营,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造型古雅而又具有现代设计感。如今,这里既是川大师生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成都著名的文博打卡地,展现着历史文化的厚重和探索创新的活力。

三星堆月亮湾遗址发现的商代玉琮。

四川大学博物馆“西南天地 云汇大川”展厅一角。

  呈现自然画卷

  “四川大学博物馆注重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从学者视角和学科维度精选展品,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可看、可听、可闻、可触的综合性展陈体系,力求增强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兴趣。”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汪东升介绍。

  馆内常设展览包括基本陈列、自然专题展、艺术专题展。基本陈列“西南天地云汇大川”分为4个篇章:“自然篇:万物的交响”“考古篇:历史的断面”“民俗篇:市井的生活”“民族篇:族群的记忆”,生动呈现中国西南地区自然和人文的多彩画卷。

  “通过精心挑选的展品,反映西南地区民族学、考古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动植物分类学等学科发展的历程。文化大家陈寅恪、朱自清、顾颉刚曾在这些展品前驻足。”四川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周静说。

  走进“自然篇:万物的交响”,成都平原三四月间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成都平原俗称川西坝子,这是春季常见的油菜花生态系统。”讲解员介绍,“四川大学参与了油菜花育种研究,我们看到的亮丽景观背后,有川大学者的科研贡献。”

  由成都平原往西,便来到地势险峻的横断山脉。峨眉山处于横断山脉东缘,与川西平原相接。抗战时期,四川大学曾部分迁往峨眉山办学,生物系的师生在这里进行动植物标本采集和研究,一直延续到今天。

  展柜里的《峨眉植物图志》是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曾任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的方文培于1942年到1946年间编撰的。“方文培在南京读大学时,看到《中国植物名录》和《华西植物志略》都由外国人编著,便立志编写‘中国人自己的植物志’。”讲解员说,“这套地区性的植物图志问世,标志着中国植物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这套书的旁边展示着川大师生2022年去峨眉山采集的一些标本,体现了科研精神薪火相传。

  横断山脉是“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两只可爱的幼体大熊猫标本吸引了许多人驻足端详。大熊猫是中国特有动物品种,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早在20世纪30年代,四川大熊猫就作为外交使者,从华西走向世界。

  从横断山脉继续西行,来到青藏高原。“这里展示了青藏高原代表性的若尔盖湿地和高寒荒漠场景。”讲解员介绍,在极寒和缺氧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着黑颈鹤、高山兀鹫、喜马拉雅旱獭等高原精灵。

  在三楼的自然专题展,观众可以进一步感受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展厅里设有植物气味箱、种子触摸、AR昆虫视觉体验等互动项目,满足观众的探索欲。“红果榆、龙胜槭、马塘百合、傅氏丽藻……这些植物新种都是由川大学者发现并命名的。”讲解员说。

张大千《黄山松云图》轴(局部)。

  追溯考古足迹

  从20世纪初叶开始,西南地区的山水之间便活跃着考古工作者的身影。经过一代代考古人的探索、发掘,古老文明的面貌如拼图般逐渐清晰。

  举世瞩目的广汉三星堆遗址,与四川大学有近百年的渊源。1927年,广汉月亮湾的燕道诚一家清理门前水沟时发现一批玉石器,这批玉石器后来流入市场,引起关注。

  1934年,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第二任馆长葛维汉和他的助理林名均来到月亮湾,开启了三星堆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发掘。这次发掘的照片、档案等保存于博物馆,其中,葛维汉写的三星堆发掘日记,详细记录了每天发掘出土的器物,还有现场地层图、器物图。

  展厅里的探沟复原场景和动态投影,将观众带回三星堆月亮湾遗址第一次发掘的现场。探沟中可以看到当时使用的部分考古工具:柯达相机、绘图工具和发掘用的洋铲、锄头等。

  自此之后,一代代川大考古人在三星堆持续探索: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大学教授冯汉骥带学生在三星堆进行田野调查,认为这里很可能是古蜀国的中心都邑。1986年,川大师生参与三星堆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接近尾声时,意外发现两个“祭祀坑”,引起轰动。2019年开始的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川大负责五、六、七号坑的发掘工作。这次发掘有更多的90后、00后学子投身其中,接续探索古蜀文明的奥秘。

  四川地区汉墓遗存较多,川大博物馆藏有不少汉墓出土的文物。新津宝子山东汉崖墓出土的石函(石棺),外侧左边刻有西汉《列女传》中“秋胡戏妻”故事图像。《列女传》的故事出现在巴蜀地区,表明中原儒家伦理思想已传入蜀地。

  东汉仙人六博画像石刻画了两位长着羽毛、双耳耸立的仙人在进行六博游戏。“汉代人喜欢六博,他们想象神仙的生活必然少不了这种游戏。”讲解员说,“左边仙人的侧脸上刻有正面的五官,汉代工匠大概是想用这种方式表现出三维立体效果。类似的手法在20世纪初成都皮影的刻绘中还可以见到。”

  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被中断。随着以成都为起点的河南道开辟,成都成为连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枢纽,佛教文化在此广泛传播。邛崃龙兴寺的发现,为唐代四川佛教的兴盛提供了典型例证。

  “这是龙兴寺出土的一尊单体菩萨造像,是典型的盛唐造像风格。”讲解员介绍,此像用四川本地红砂岩雕凿而成,通高198厘米,右腿微屈,跣足而立。通身装饰华丽,头戴宝冠,薄衣贴体,下身裹巾,身披层层叠叠的璎珞,垂至脚面。体态圆润丰腴,面部饱满柔和,颈部有蚕节纹,小腹微凸,符合盛唐时期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

  唐宋民窑展区展示了邛窑、琉璃厂窑等民窑遗址的陶瓷文物。唐代胡人抱角杯是川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1936年由葛维汉收集于邛窑遗址。此器高16.5厘米,采用邛窑独特的釉下黄褐绿三彩点染工艺制作而成。胡人头戴尖帽,深目高鼻,虬髯浓密,怀中抱着一个巨大的角杯,仿佛在进献美酒。角杯又称“来通”,是西方流行的酒器,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邛崃酒文化历史悠久,流传着卓文君当垆卖酒等动人故事,这种异域风情的酒器出现在邛崃,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巧妙融合。

  唐代青釉褐绿彩花叶纹胡人抱角杯。本文图片来源:四川大学博物馆

  领略民俗艺术

  民俗展厅呈现了川西传统民居风貌,造型多样的窗格和屏风具有浓浓的生活情趣。金丝楠木嵌云石双面绘祝寿图八联屏来自清代一品武将杨遇春的府邸。屏风通高97厘米,中心图像为通景,双面分别绘戏曲故事《郭子仪拜寿》和《八仙上寿》,上下铺排古代诗词、人物和博古花卉,色彩艳丽,图案生动。

  进入婚俗展区,仿佛来到了热闹喜庆的婚礼现场。这些婚俗用品来自成都鸿发号轿行,其中有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套迎亲仪仗,包含执事牌、新娘乘坐的花轿、盛放嫁妆的抬箱,还有半副銮驾。这座花轿集木刻、彩扎、玻璃画、朱漆贴金、银绘、髹涂、蜀绣等多种民间工艺于一体,外形如亭,富丽华贵。

  喝茶、听戏是老成都人的心头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成都的皮影戏班“春乐图”,将戏台搭在下东大街的李锦伦茶铺,满足顾客边喝茶边听戏的需求。川大博物馆收藏了“春乐图”的全套影箱,并将李锦伦茶铺“搬进”了展厅。“成都皮影的特点是颜色鲜艳,身量高大,雕刻非常精细,人物分段和关节很多,动作更加生动灵活。”讲解员说。

  西南地区生活着多个民族,从20世纪上半叶起,学者们就在横断山区、川西高原踏访少数民族的生活印迹,催生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华西学派”。展厅里,饰有象征纹样的铜鼓、藏族铜蛤蟆壶、羌族铁师刀、彝族武士皮甲、苗族银头箍、纳西族《神路图》……一件件文物展现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和习俗。

  艺术专题展荟萃精巧的工艺品、书画佳作和服饰艺术精品。在书画展区,元代画家黄公望、王蒙合作的《山水图》轴引人注目。这是目前所知两位大师合作的唯一传世之作。此图作于元至正辛巳年(1341年),描绘秋山景象,浑郁苍莽,气象万千。

  张大千是近现代著名的川籍画家,《黄山松云图》轴堪称其山水画中的珍品。这幅作品以画家收藏多年的一丈二尺“乾隆内库纸”和贵重的“闇然室”墨绘就。右下角题诗:“黄山之松如龙腾,黄山之云如缶蒸。攀萝附葛不到处,有人长啸似孙登。”此图作于张大千四十不惑之年,在一株伏而不倒的迎客松旁,绘有一人登高远眺,颇有魏晋名士孙登之风。(刘裕国)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