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谢伟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凝望当下,诚哉斯言。怎样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探寻传统节日的活化表达,尤其是让年轻一代的“DNA动起来”?这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们都将迎来端午节。审视这一已流传两千多年而弦歌不绝的传统节日,它在当下所形成的新的文化景观和气象,无疑是对“传承”二字最好的诠释。
文化依赖载体,内容依托符号。要论端午节最具有符号的文化节目,那赛龙舟必须榜上有名。龙舟因纪念屈原而起,尽管跨越千年,我们对伟大诗人的感情并不因时间推移而变淡,反而越发浓烈。端午节前,“2024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在英雄城开锣。来自俄罗斯、德国、阿联酋、马来西亚等国家组织的队伍,港澳台、北京、广东等地高水平龙舟队纷纷参赛。大家弄潮挥桨、竞渡争锋,奉献了一场水上版的“速度与激情”。端午文化犹如一根无形的丝线,把海内外的友人聚拢在一起。
真正美好的事物,需要有融入生活的充分表达。对于华夏儿女来说,如今的端午节,绝不仅仅是日历上的一个节日那么简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落脚。今年,湖北宜昌一如既往地推出“国潮端午”盛宴,包粽子、划龙舟、尝咸蛋、做香包、射五毒、编五色缕等传统端午民俗体验活动贯穿其中,让人沉浸式感受节日氛围。传统佳节中的每一个文化符号、每一种文化意象,映射在生活中都有独特的内容之实、仪式之美。端午把此番意境娓娓道来,释放出人们的心心念念。
要说端午节的气质,“文脉悠远”一定是很多人脱口而出的形容词。怎样让这份“悠远”得以举重若轻,是当代人所思考的关于传承的课题。今年端午有个文化消费趋势,就是香包、手绳、艾草等装饰品相当走俏。在电商平台上,粽子造型的香囊很受消费者喜爱,“传统工艺加上国风纹样,再塞满艾草,不仅好看还可以驱蚊。”这些文创产品,用文化创新的形式,融入时尚流行元素,带来体验感、共鸣感、获得感满满,无疑能够圈粉更多年轻人。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
端午文脉悠远,传承于今为盛。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标志性体现,是岁月沉淀与精神传承之后的内涵载体,它既有仪式上呈现的庄重,更有内容上蕴藉的深邃。这几年,随着“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渐成风尚,包括端午在内的传统佳节在时代框架下更有了整体观照和集体认同,许许多多鲜明生动的历史故事、丰富厚重的传统文化和盎然向上的审美情趣,都有了更加绘声绘色的表达。“远去的历史”还能够成为“眼前的事实”,这正是基于当代人用心用情的选择和努力,亦是端午文化弦歌不辍的原因所在。(谢伟锋)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