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苏堤春晓》:“杭人”苏轼的非线性人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苏堤春晓》:“杭人”苏轼的非线性人生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5-10 09:37

  作者:彭 涛

  田沁鑫导演的新作《苏堤春晓》近日在京上演。该剧以北宋文豪苏东坡生平为题材,以他在杭州任职期间带领百姓治理西湖、营造苏堤等事迹为主线,塑造了一个以民生为重、以出世心态做入世之事的儒家知识分子形象。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中国话剧发展史上,历史剧创作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屈原》《虎符》《关汉卿》是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新时期以来的《大风歌》《商鞅》《李白》等剧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以来,关于历史剧观的问题曾在30至40年代、50至60年代、80至90年代发生过三次著名的论争。论争的核心问题一直围绕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展开。

  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论争中,郭沫若提出了“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的著名论断。他认为,历史剧的要旨在于把握历史精神,而历史精神不能凭空杜撰,必须基于史实。50至60年代的历史剧论争,一派以吴晗为代表,另一派以李希凡、王子野为代表,论争核心围绕历史真实应怎样具体落实,带有鲜明的时代政治印记。80年代至90年代的论争则是在“思想解放”的时代精神下展开的,诸多论者试图对“阉割历史、图解政治”的实用主义历史剧创作进行纠偏。余秋雨提出了历史剧虚实比例的七条细则;郭启宏的《传神史剧论》则倡导在历史精神、人物心理真实的基础上彰显剧作家的主体精神。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历史主义和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直接面对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只能借助历史的文本媒介,从观念出发去重新建构历史事实。历史剧中的“真实性”似乎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客观尺度,而转到了接受者的“真实感”。

  因此,《苏堤春晓》的创作面临着一系列传统历史剧创作思维定势的挑战:如何突破“历史正剧”的固有模式?如何发掘苏东坡这个历史人物的当代价值?如何以现代的舞台语汇表现宋代的文化气韵?

  非线性叙事

  《苏堤春晓》一改传统历史剧的叙事方式,以非线性叙事方式结构全剧,以艺术主题的逻辑取代了线性的叙事时间发展逻辑。

  比如,戏的开端是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言论得罪宋神宗。通过歌队的叙述,引出苏轼在1070年呈送宋神宗的《拟进士对御试策》和1071年的奏折《上神宗皇帝书》的内容。然后笔锋一转,又表现了一个日常生活的场面:苏轼在走路时不知礼让宋神宗。通过虚实场面的结合,一个性格洒脱、“不懂事”的苏轼立刻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接下来的场面中,宋神宗在欧阳修的劝说下,回顾了年仅21岁的苏轼中进士时之作——《刑赏忠厚之至论》。为了展现皇帝的宽容大度,他不仅没有惩罚苏轼,反而给他加官晋爵,派苏轼赴任杭州。

  苏轼在杭州生活了五年多的时间,将杭州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在《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诗中写道:“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

  《苏堤春晓》虽然在整体上有着非线性叙事的特征,但同时其主体事件的安排仍然以苏轼两次赴任杭州的时间顺序为主,做得恰到好处,不会给观众的观赏造成理解困难。

  非线性叙事是一种打破传统时间顺序的叙事方式,不仅展现了编剧、导演的创新,也体现了当代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故事中,事件的发生和解决不按照时间的流程进行,可能采用倒叙、插叙、闪回、闪前等手法,呈现出断裂、省略、交叉等多种形态。这种叙事方式不围绕单一的线索展开,而是存在多条故事线并行的情况,可能表现为“多重时空”“主题并置”“对话式复调”“对位式复调”等多种形式。

  《苏堤春晓》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多层次、多视角的历史画卷。首先,非线性叙事方式使情节编排更加丰富多彩,剧情自由穿梭于时空之间,灵活展现了苏东坡一生的起伏跌宕。从治理杭州的政绩,到与家人的情感纠葛,再到与同僚的政治斗争,这些看似散乱的片段在非线性叙事的结构下被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完整的人生图景。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束缚之后,剧情更加紧凑、引人入胜。其次,非线性叙事使得人物塑造更加立体生动。通过跳跃式的时空转换,突出了苏东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理念、人格魅力,以及他对民生幸福的执著追求。最后,由于剧情的跳跃性和碎片性,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需要自行拼接和解读这些片段,从而形成与作品的互动,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作品中来,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人格自足千古

  展现历史事件、塑造历史人物是历史剧创作的根基。历史剧创作须以史实为基础,塑造丰满可信的历史人物形象。

  《苏堤春晓》的编导从大量历史文献及苏轼的诗文中提炼精要,塑造了一个刚正不阿、一心为民、率性任情的古代士大夫典范。在《苏堤春晓》中,苏东坡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是在多重矛盾冲突中树立起来的。

  其中,苏东坡与宋神宗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作为最高统治者,宋神宗不满意苏东坡的“不懂事”,但表面上又要宽宏大量。编导并没有试图去展现复杂的历史政治语境,而是从人性心理的角度进行挖掘:苏轼的直言不讳使得宋神宗感觉自己“丢了面子”,因此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对苏轼进行制约和打压;在处理苏东坡与王安石、司马光的矛盾时,编导则以突出苏东坡“对事不对人”的宽阔胸襟为立足点。

  田沁鑫善于将写实与写意结合起来,剧中苏东坡生病在船上的一段戏尤为精彩:宋神宗、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的妻妾等人物被织入同一情境,将主人公赤诚秉公、不徇私情,无论进退荣辱、福祸得失都能等量齐观的旷达心胸表现出来,呈现出苏东坡诗词中“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境界。

  编导通过多重人物矛盾关系及苏东坡带领百姓治理西湖、营造苏堤、赈灾救民等具体事件,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苏轼形象:他“不懂事”,他有着天纵之才和仁德见识;他不计较个人恩怨,抱着既为官,就需济世安民的精神,忍辱负重,儒家的“民本”思想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苏轼与宋神宗、王安石、司马光等人的多重矛盾,体现苏轼高度的道德勇气。如果说文人在科举制度中有文才、有学识只是一种资历和本钱,那么波谲云诡的仕宦生涯,考验的则是人内在的道德勇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不仅肯定了苏轼在文学方面的贡献,更将苏轼与屈原等人并置,足见对苏轼人格的赞美与肯定。

  游戏感削弱厚重感

  创新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必然要求与基本规律。作为人类文化重要形态的戏剧,自然不能例外。苏轼在评价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创作境界时,认为其作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成为文化创新的至理名言。

  《苏堤春晓》无论在叙事结构、现代科技手段运用、舞台视觉呈现等方面都颇具新意。在我看来,导演有意识地想要突破传统“历史正剧”的风格定势,刻意将现代口语和古典汉语杂糅,以喜剧的形式呈现苏轼颇具悲剧性的一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在有意挑战观众对苏东坡这一历史传记题材正剧风格的期待视野,主动以一种解构的方式破除观众对宏大叙事的期待,通过对历史距离的突然拉近或拉远,打破观众固有的审美经验,从而形成一种颇具游戏感的史剧风格。一方面,游戏感拉近了与当代观众的审美距离,让观众更为直接地体会到主人公身上蕴含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人物频繁运用现代口语、时尚词汇,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该剧的历史厚重感。

  苏轼在第二次离开杭州之际,曾写下:“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忘机”二字写出了苏轼在经历宦海潮来潮往之后,将机智巧诈、荣辱得失置之度外的超然心境。这种不计得失的豁达心胸和理想主义精神,或许正是现代人需要从苏轼身上汲取的精神动力。

  (本文作者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许进安:写在《百年巨匠·冯友兰》播出之际

  • 音乐剧《大钊先生》:现代审美下的英雄塑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