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银河写手》:理想主义“砍刀”修出荆棘路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银河写手》:理想主义“砍刀”修出荆棘路

来源:北京日报2024-04-09 09:56

  作者:华明玥

  电影《银河写手》构筑的世界,似乎是一个介于现实与荒诞梦想之间的戏台。

  故事的结构很简单,初出茅庐的编剧张了一(宋木子饰)和孙谈(合文俊饰)写出了一个剧本《七秒人》。两人与朋友聚会时,不小心把这个惊世骇俗的故事说了出来,在朋友的疯狂肯定下,他俩开始畅想名利与掌声,甚至为要请姜文还是别人来当导演,争得面红耳赤。

  然而,如今,电影创作是体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资本运作,无名编剧去和资本代言人磨合,哪有这么简单。在数轮剧本会上,两位编剧争执、隐忍、爆发、妥协,付出劳动越多,在剧本上的署名却神奇地越来越靠后。接触大厂制片团队时,两位底层编剧也被教训得体无完肤,张了一坚持要呈现情节的偶然性,制片们则认为,主要情节应该合乎大众的预判逻辑,不能天马行空原地起飞,否则一旦投资失利,这巨大的窟窿将由谁来填?

  甲乙双方的较量,感性与理性的对垒,编剧内心深处“跟从才华还是跟从资本”的极限拉扯,构成了这个故事充满张力的喜剧荒诞内核。观影时,坐在笔者左前方的观众在议论:“电影当然好笑,但不知为啥,好多地方就像看到我自己的背影一样,想哭。”

  经历了轮番折腾后,项目胎死腹中。在兜头的打击面前,孙谈更快地认清了现实,他拉着张了一写网剧、写短视频,接受各种枪手工作,但张了一受不了这种仅仅是为稻粱谋的消耗,与那些一腔孤愤的失意者一样,在朋友郑飞毫无征兆地自杀后,他选择回老家。然而,就在他与好搭档告别时,孙谈讲了一个新故事——两个人去边疆寻找一块可能含有鸡血石的大石头。这个故事又点燃了张了一的心火,他自信满满地表示,要把这个名叫“打鸡血”的剧本写出来。于是,人物的成长线,又奇妙地回到影片的开头——一个初出茅庐的闯荡者,凭着胸口那一团野火,来到北京。

  影片将乙方对甲方的怨怼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张了一在离开北京前,把他的新剧本埋在了北京某一棵树的底下。这种“藏宝情节”似乎暗示着男主无处安放的自信,让影片与“编剧多如牛毛,被看见不足百分之一”的现实达成奇妙的呼应,共同描摹了当下电影行业的荒诞气氛。

  对编剧这个行业一无所知的人,能不能去看这部《银河写手》?肯定能,因为整个片子虽然表达还比较稚嫩,但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出编导的野心:在一个狭窄垂直的行业领域内,找到一个不枯燥的、让所有人都能津津有味看下去的讲述方式。

  为让观众细致了解编剧这个行当的套路与苦衷,两位导演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去解构专业内容。比如其中一段,就是男主解释什么叫做“救猫咪情节”。“救猫咪”是被甲方反复提及的编剧术语,这个词语讲的是“编剧带节奏”的套路,也是好莱坞商业电影屡试不爽的创作技巧——在经典编剧书《救猫咪》中,商业片的剧情都可被拆分成15个剧情节拍表,随着节拍表的起起落落,故事就既引人入胜又逻辑合理。在解释的过程中,男主不仅把编剧公式摆在观众眼前,还用“小美小帅”式的浓缩版电影解说,以及“打破第四堵墙”的镜头设计来形象化地呈现,不仅让观众了解到何为“节拍器”,看电影如何拆分其结构,降低理解的台阶,也是对“短视频三分钟提纯长电影”之套路的极致调侃,是的,在这个母鸡不如鸡精的观影时代,编剧竞争惨烈,已成为必然。

  总的来说,《银河写手》并不是一鸣惊人的天才首作,但正如剧中台词所说:“得先让别人看到我,才有资格谈接下来我要做什么。”整个电影呈现出松弛玩票一般的荒诞感。有两个荒诞式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就是张了一疯狂码字,去想象那些拒绝过他们的人,纷纷来讨好相求的桥段。通过一场颅内高潮,张了一成功地缓解了事业和爱情双重失意带来的煎熬。看到这里,回想影片前半程的诸多笑点,更品出了一丝糖衣药片噎在喉管里的、隐隐的苦滋味。另一个荒诞情节,是在结尾,众人拿着探测器去找张了一埋葬的剧本。影片在讽刺行业病态的同时,并没有居高临下地开药方,而是将镜头聚焦于小人物的梦想。不管是屡败屡试的编剧们,还是期待被大导演选中的狼人杀演员害虫(李飞饰),抑或是在为项目奔波应酬的青年制片人(宋晓亮饰),他们都曾试图放弃,却又一次次选择奔赴原路,试图用理想主义的砍刀,修出一条荆棘路来。

  作为一部双男主喜剧电影,女性角色塑造上的单薄,是其瑕疵。但张了一的前女友可可(李文茹饰)依旧有其不可或缺的鲜活特质。可可凭借其吃苦耐劳,以及把面子“哐啷一声”放下的干脆,只用一年时间,就从一个做会议记录的小文案,成长为一名跟组编剧。她是这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里走得最快的,也是最不彷徨的,但她依旧在片中,成为衬托张了一理想主义的一面单薄镜子。女主的这种功能化,正映射了电影界乃至整个职场中女性的处境。就这一点而言,电影的使命尚未完成。

  电影终场时,当“人物没有成长”六个顶着气的大字出现在画面中,电影的“叛逆感”得到了空前强调。对初心的坚守,对资本话语权的不妥协,这点青春叛逆是稚嫩的,也是无畏的,而这,才是压抑感情节中的一道曙光。

  (作者为散文作家,媒体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