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从1984年首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开始,音乐综艺已走过四十个年头。从新人选秀、歌手竞演到跨界比拼,不同年代的音乐综艺都出现了一些现象级节目。然而近年来,音乐综艺虽然数量不少,样式各异,但明显的市场表现和观众口碑却大不如前。
由于近年乐坛原创力不足,新歌“质量不高”,热歌“温度不够”,怀旧成为很多节目惯用的手法。为了找到大众口味的最大公约数,音乐综艺纷纷改编、翻唱经典老歌,以唤起人们的青春回忆。还有的为了吸引眼球,盲目追求舞台效果,让歌手过度炫技或对歌曲胡乱改编。这些做法不仅导致内容同质化严重,还破坏了人们对经典的美好情感。
同时,音乐综艺在嘉宾选择上也进入思维窄巷,跟风邀请人气高、有综艺感的歌手。有的嘉宾甚至对节目的主要音乐类型完全不了解,导致演出或点评娱乐性有余,专业性不强。此外,在参演阵容方面,新鲜面孔寥寥无几,嘉宾高度重合的现状,也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在传播生态变化下,华丽阵容、过度包装等流于形式的内容,不会让音乐综艺走得长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创作还应回归音乐文化本身,对音乐这一核心内容进行深耕,用人文内涵和美学意蕴延续生命力,开辟新赛道,深挖新立意,升华新内涵。唯有如此,音乐综艺才能以更深远的时间维度、更广阔的受众范畴,展现当代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内容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3月20日15版《音乐综艺应从人文内涵上开辟新赛道》;作者张璐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