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学谦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并不算漫长的历史之中,现实主义无疑是其最重要的底色,也被认为是正统的文学脉络。这一判断同样适用于如今不断发展的网络文学与其他网络文艺形式。不少被批评家认为具有现实主义性质的网络小说开始日趋增多,已经成为当前网络文学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据统计,在网络文学近年新增签约的作品中,现实题材作品数量超过60%。
然而,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的快速增长却并不等于现实主义作品的实质增长。在很多现实题材的创作中,包括文学、影视剧、短视频等,存在两种非“现实主义”的“现实创作”倾向。一种是被学者称为“伪现实主义”的创作,即这种创作确实记录了生活日常的表征和细节,然而“是片面单一的”,是“被提纯为一种扁平化”的生活形态。这类现实题材的作品大都集中在以城市生活、乡村生活为背景的各类商战、创业、言情小说之中。另一种则是可以称之为带有“客观主义”性质的创作,在此类网络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被创作者理解为对客观现象的真实反映,遵循越“真实”就越“现实”的创作路径。
在这两种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创作倾向中,前者即“伪现实主义”基本已经被读者与批评者排除在了现实主义文学之外了。而后者,则在读者与很多批评者之中仍旧被认为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典型就是不少来自于网络的民间性质的文艺批评中,常会以作品中叙述某些事物是否完全符合社会的客观情况来评价某部作品是否具有现实主义的品质。
简单地将在文学作品中事无巨细摹写客观事物与社会环境等同于现实主义文学,反而背离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路径。纵观如今被认为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网络小说,诸如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以及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等,在其连载或出版的时候,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批评家均未将其当作现实主义文学,甚至部分学者不认为其具有“文学”之资格。如今,这些曾被反复批评的文学作品却成为了网络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这种转变说明了对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叙述只是现实主义文学中连接文学文本的艺术标准与作者文学观念的桥梁,而并非判断的尺度。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所强调的并非是文本客观“真实”描写的或者文本叙事的“真实性”,而是追求一种存在于创作动机与文本批评标准之间的某种观念性的“现实”,而这种观念性的“现实”又是一种动态的历史概念,它可以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那种历史使命感,或者民族自省精神;也可以是源自学术研究或者出于延续现实主义作品血脉的某种妥协——比如“新写实”小说。
既然存在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观念性的“现实”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概念,那么对于中国网络文学,尤其是网络现实主义文学而言,其显然应当是一种当代精神,或者说时代精神的呈现。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全职高手》这部几乎完全不具备客观“真实性”的小说依然可以作为网络现实主义文学的原因。这是因为其敏锐地捕捉到了彼时方兴未艾的电子竞技浪潮以及在此浪潮之中的新一代青年的生活与精神。
因此,中国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既不同于现代文学中希冀的历史责任感,也不同于当代文学中追求的社会责任感,或许其应当是一种基于在对国家与社会历史主潮的把握下,重构被现实表象所掩盖的“真实”之主体。简单来说,就是重新建立网络文学与读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时代共情”——即在读者与文本之间,于当代的历史之中,实现主体间或者主客体间的共情。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并不需要拘泥于对客观世界“真实”书写,也并不是只能限定于现实题材之上,其创作路径在于实现观念性“现实”的书写,其成功表现的结果便是实现读者与文本间的“时代共情”。
从当下成功的网络文学来看,单纯的“爽”文已经不再为读者所持续关注。具有持久影响的作品,更多的是在读者与文学文本之间形成的“共情”。那么对于现实主义文学来说,这种“共情”则必须是“时代”的。成功的网络现实题材小说,除去部分是将现实题材与传统网络文学“爽”的范式做了结合之外,大都还是给读者带来一种能够体验到的与时代浪潮,或者说国家发展同调的精神“共情”,这种“时代共情”可以是批判,可以是反思,也可以是颂扬,而采用现实题材创作只是因为更容易实现这种“时代共情”。实际上,在很多过分追求客观“真实”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中,其反而可能缺乏这种“时代共情”,往往成为某些知识的“宣讲器”、某种现实版“龙傲天”等。
“真实”对实现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固然重要,不过既然“真实”只是现实主义创作中的一个“桥梁”,那么在创作中就不妨将这个“桥梁”扩宽,把“时代共情”注入到文学的创作。同时,对于网络文学的批评,也应拓展自身的维度,就像过去将“新写实”小说认可为新的现实主义文学一样,对于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径不妨尝试一种更宽广与宽容的批评态度,那些能将大众日新月异的生活中闪现的微弱悸动、诞生的新兴源泉以及怀揣的多样情感以不同的创作路径于文学作品中充分呈现,并达成“时代共情”的,或许都应视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
(作者为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