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小波
在《夜游》中,夜晚是本性流露的时刻,选择这样的一种时空场景来展开书写,是其追求小说“个人性”这一观点的最佳注脚,也是一种独特的切入现代社会与日常生活的有益尝试。
李黎的小说集《夜游》收录了他最近几年发表的多篇以“夜色”为背景的小说。时间锚定在夜晚,故事场景为高速公路服务区、餐厅、办公室、酒馆、街头、车库等,所涉人物遍及教授、律师、编剧、记者、设计师以及小摊贩、乡下人等。这些小说编织出一幅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书写他们所面临的生活困境与精神焦虑。小说中的篇什集中展示中年群体所遇到的生活状况,既包括常规的、既定的日常动作,也有突发的、偶然的乃至宿命般的事件频频来袭,看似都是日常俗事,在描写之时又呈现出一种形而上的哲思。
《夜游》收录的这些作品围绕“夜”这一主题和意象展开,夜晚明显和白天相对,而白天发生的事件似乎都和正常、文明、主流这些词汇有关,由此,夜游之事大多也都是非主流、非正常、见不得光的“想入非非”之事了。当然,夜在这里也有另一重意味,白天的正常状态或许是一种伪装,而夜晚可以安心脱去白天的伪装,露出个体本真的一面,找到真实的自己,这份真实不给他人,而是回归自己。因此在这些篇什中,总能流露出个体较为坦诚而真实的一面,白天的“超我”状态回归到“本我”。在各种较为私密性的对话中,总能体现出个体比较真实的一面。
但是,这份坦诚依旧带着伪装,所涉人物有时候甚至是十足的伪君子。如《黄栗墅之夜》中胆小、心口不一的“猫奴”们,表面上的客气与心里的不满正是这种虚伪性的揭露。《骄阳之夜》中所有参会者都觉得会场极度无聊,但是仍乐此不疲,这是典型的伪装自己,只有到了晚上,才能一起聊聊真实。《碰撞之夜》中不承认自己非分之想的牛山,是典型的伪君子形象,是这一人物谱系的延续。在《书房夜景》中还是这个叫牛山的人物,在生活无趣之后想入非非,最后被人无意间揭穿,彻底激发了夫妻间的矛盾。《水花生之夜》也与这种揭露虚伪有关,小说书写利益面前家族亲戚间的情感关系的冷漠,一开始家庭聚餐拍全家福的情节,和后面的借钱治病引发的矛盾其实也构成了一种反讽,深刻流露出一种家庭、家族情感的苍白或虚伪,也是对家庭伦理的思考。《龙虾之夜》则是对虚伪的同学情的揭露。《书房夜景》中的程立志说自己“从来没有过感情”,或许能引发一些读者的共鸣。
夜色或许承载了李黎对“现代性”这一命题的思考。在李黎看来,夜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这或许是因为照明工具的改进,让夜变得“不夜”,白昼延长了,由此导致现代生活的喧嚣,这些喧嚣导致睡眠消失,传统生物钟被打乱了,进而产生了“现代都市病”,而这之中最为明显的便是一种情感的“真空”状态,上述种种伪装,最为根本的便是情感的虚假。
李黎选择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书写当下的部分知识分子群体,进入每个人的内心隐秘世界,看似仅仅书写一种生活的常态,其实暗含着一种讽喻,也有一种知识分子书写的新态势。这一群体在物质上获得了很大的满足,但很多人外表的光鲜生活背后是一团糟的生活局面,经济的危机、情感的危机、自我认知的危机、家庭情感的苍白等。
《赞美之夜》通过对几个中年人日常生活的描写,书写了一代人的危机与焦虑。小说围绕一个画家朋友的一次展览及研讨会展开,在这场会议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虽然故事的高潮只在这一天的晚宴上发生,却经历了长久的积蓄以及后续持久的爆发。《赞美之夜》题目的“赞美”延续着李黎一贯的解构主义文风和反讽的修辞策略,实际上这晚发生的事情没有一件真正值得赞美,所有的溢美之词其实是对艺术家最好的讽刺,作者在进行现实讽刺的同时,仍在进行伦理的探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夜游》诸篇什也有一个关键词统领,可以看做是一部主题性长篇小说,那就是中年危机的焦虑。《碰撞之夜》书写一场朋友间的聚会,但是有人始终没有到场,整个计划都被打乱。而且直到小说结尾,缺席的这个人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交代,因为体检查出得了重病,而疾病正是中年困境的具体指向之一。他们所揪心的,不再是基本的物质生存资料,而是精神世界的空虚,欲望的沟壑难以填平,他们很想知道生活的真谛是什么,喜欢讨论所谓的本质问题,但是每每陷入更空的虚空。
读罢这些小说,一个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小说中这些人的生活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就是他们都希望谈谈本质问题。这些本质问题在小说中有着具象化的外衣,即生活的意义、爱情的意义、工作的意义、知识的意义、生命的意义,等等,由此也实现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超越。借由这一独特群体的生活日常,作家是对现代性的反思,也是在寻找一种生活和生命的本质。
李黎是一位资深的文学编辑,生活的阅历与文学的阅历都很丰富。这些生活的切片是其慎之又慎的选择,这本书里面小说的标题几乎都是“之夜”的格式,对“夜”这一时空和意象的强调,我不自觉地和鲁迅《影的告别》联系起来,在鲁迅那里,这是在和自己的灵魂对话,而在《夜游》中,夜晚是本性流露的时刻,选择这样的一种时空场景来展开书写,是其追求小说“个人性”这一观点的最佳注脚,也是一种独特的切入现代社会与日常生活的有益尝试。(刘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