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震
作为两代皇宫的紫禁城几百年来一直无比威严和神秘。近些年来,一直热销的宫廷历史故事书籍、热播的影视剧和纪录片,一方面揭开了紫禁城笼罩的面纱,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紫禁城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帝王,也是紫禁城内生活时间最久的主人,他的宫廷生活、审美喜好等,无疑也是这些关注热点中的一个焦点。
赵琰哲的新著《紫禁城里的时间映像:透视清代宫廷绘画》,巧妙地借助“时间”这把万能的魔棒,利用数百幅宫廷图像和相关的文献资料,推开了紫禁城的大门。此书打开尘封已久的宫殿、楼阁,以轻松、舒缓的方式娓娓道来,讲述了乾隆朝帝王、后妃、皇子、臣工等人在匆匆而过的时空中留下的轶闻旧事。
图像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字资料无法比拟的直观、详细、系统化、程序化的优势。此书用图像史料表述历史事实,反映了皇家出巡、筵宴、典礼等重要事件,涉及了岁时节令、中西计时、骑射、宗教、工艺陈设、天象、园林建筑等层面。书里有很多篇章描绘了乾隆时期的宫廷活动,例如隆冬时节的冰嬉。每年冬至过后,皇家都要挑选上千名擅长此技的人训练,准备冰嬉盛会。又如乾隆帝几乎每年都要巡幸塞外,在木兰围场骑射、聚会饮酒等,通过对《冰嬉图》、《塞宴四事图》、《木兰图》等图画的解析,作者印证了相关文献记载的可靠性。
更重要的是,该书不仅证史,而且明史、补史。过往文献中关于帝王、宫廷的历史事实,缺乏生动、细节的文字描述,而本书中的图像和论述,补充了文献史料的缺漏或表述不全面之处,丰富了对历史事实的认识,明晰了文字表述模糊或令人难以理解的历史细节,增强了对历史事实的深度探求,让我们切实感受到那个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生活的特色。
书中各章节分别探讨“时间”于不同层面的图像表达。在“中原的时间”一章中,作者从乾隆帝《开泰图》入手,串联起一系列的节令画。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着诸多的时令节气,春节是其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书中关注表现春节的画作,如《岁朝图》、《弘历岁朝行乐图》等,讲述其母题来源、仿古对象、西洋透视法、清宫节令画习俗等,丰富了宫廷仪式、风俗的知识。在“西洋的时间”一章中,书中以乾隆帝品赏郎世宁《海西知时草》为主轴,介绍了多种描绘西方钟表的著名画作,比如《十二美人图》、《圆明园四十景图之慈云普护》、《万国来朝图》等,展开有关郎世宁画风、含羞草的舶来经历、乾隆帝的西洋时间观、西方植物和钟表技术的引进对于清朝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的讨论。正因为西洋的钟表、计时法输入到中国,才使得乾隆皇帝对计时方法进行改革,从而促进中西文化交融汇合。在“国家的时间”一章中,作者以《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为例,讲解了乾隆二十六年(1761)正月初一京师出现五星联珠天象奇观的罕见程度,从而探讨了此图与以往同类图像的不同之处,以及清朝人对天文现象和天文仪器的认知。再进一步追根溯源,讲述清代初期朝廷内对中西天文知识之争,以及西方占星术的引进过程。
总而言之,这本著作以实例对图像证史、图像补史、图像明史的功能进行了充分展示,让人深刻体会到宫廷历史图像叙事的形象、生动。当然,不能简单地把此书仅理解为一本“以图述史”的新著。在学术研究的脉络中,它也体现出独特的价值。
已有学者总结道:“时间与空间,自古以来便是哲学家、科学家们不懈探讨的一个命题,艺术家更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传达着他们对时间、空间的感悟。”(刘斌:《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此前学者对西方绘画的“时间性”关注较多,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探讨中国画的“时间性”。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认为图绘对象“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说明了中国古代早就认识到了绘画对于时间维度体现之不易和追求的玄妙之处。艺术如同时间,变化是持续连绵的,理想的目标永远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对于艺术史研究来说,同样厌倦简单机械地重复。完美的理想只能无限地趋近,既无明确的起点也不会有终篇。当代艺术史家指出:“时间像精神一样,严格来说是不可知的。我们只是间接地通过时间里所发生的事件而认识它:通过观察变化与不变,通过标出稳定环境中各种事件的交替,以及通过强调变化的各种差异率对比。”([美] 乔治·库布勒著,郭伟其译,《时间的形状:造物史研究简论》,商务印书馆)。赵琰哲的这本新著,以“时间”为线索,研究视域集中在图像、文献、档案材料极其丰富的乾隆朝,以反映时间的绘画作品为个案,从中原、西洋、满洲、自我、国家、古今、时空等多个关于时间的层面,阐释清宫绘画中的时间表现议题。中国传统美术史研究,主要将绘画当作空间艺术看待,而本书则比较系统地分析与阐述了中国绘画的“时间性”。虽然我并不认为此书的研究已经尽善尽美,在艺术理论和资料的发掘方面,仍有可探索的空间和余地。而寻找艺术史研究新的可能性,探索新的方向和路径正是其宗旨与可贵之处。
二十一世纪以来,清代宫廷艺术既是中国艺术史领域中发展最快速的范畴,同时也成为筹办展览的热门主题。清代宫廷绘画研究逐渐脱离了边缘的地位,开始成为研究热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传统绘画史研究更多地着力于风格演进的单线叙事,人们对绘画现象与特定时空中的视觉语境、空间环境、政治文化、思想风气等多方面因素的有机联系的重视程度和讨论深度,总体上颇显不足,在绘画背景与艺术风格之间建立的联系往往不够具体,缺乏对过程的细致描述和分析。对清宫绘画的讨论,成果虽丰,却存在大多数研究不甚重视艺术背后的创作动机、制作过程、内在意涵等方面的缺憾。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跳出以往研究的窠臼,拓宽研究的视野和路径。
《紫禁城里的时间映像:透视清代宫廷绘画》一书,通过图像分析与文献记载,综合了历史文献学、图像学、考古学、风格分析等多种方法,探析乾隆时期绘画作品的图像意义与文化内涵。既以图像为切入点来研究文化,又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图像。既强调文化研究的实证基础,又突出图像研究的宏观视野。书中不仅分析绘画的风格,更探讨了绘画的临仿对象、制作过程等,把绘画的程序和过程视为宫廷的特色和重要的研究对象,将图像深深地植入时间的维度,把绘画创作与全球视野、文明融合、科技传播、政治策略、思想观念、宫殿空间等相互联系,开拓了艺术史研究的领域,为之增添了多重的、跨文化的维度。
华夏文化,历数千载而演进。图像在其生产、流传、使用过程中与种种人事交集,构成种种历史、文化因缘,又往往被时间所覆盖、所侵蚀。透过发掘与阐释,重现这些因缘,突显其中的历史、文化印记,是当代学者传承文化的当务之急,也是不可推卸之责任和使命。明清时期,包括清代乾隆朝的宫廷图像,无疑是一座亟待充分开发的资料宝库。本书从文化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乾隆朝宫廷图像的文化生成过程,从图像生产、图像文化以及宫廷文化、中西交流等多个维度,为乾隆朝的时间类图像绘制了一幅专属的、绮丽的文化景观。总体而言,在以往的研究中,这样的案例尚远远不够丰富。因此,这种研究路径还需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展开来积累经验,拓宽视野,深化研究维度,需要不断打破学科边界和学术壁垒,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在流动的、开放的写作中,建构各学科多元互动的中国艺术史“大叙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永不停留,但它垂青那些勤勉的智者,无私给予馈赠。《紫禁城里的时间映像:透视清代宫廷绘画》的作者,年纪虽轻,而研究清代宫廷绘画成就不凡,资历颇深,我们期待她跨过人生的至暗时刻,再接再厉,不断地书写艺术史新的华丽篇章。(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