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海云
如果电影能给陷入“被爱自证”的少女们带来一点点反思,让她们明白一个人的成长是从学会爱自己开始的,或许会比“原生家庭伤害”和对中国式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双重刻板印象更有价值。
由曹保平执导的电影《涉过愤怒的海》从拍摄手法和视听语言层面上看,可以位居今年国产影片中的前列,黄渤和周迅两位演员针锋相对的演绎更是将故事的冲击力和紧张感拉满。然而强烈的不适感,依然贯穿了我观看整个影片的144分钟:阴霾的天空、黑色晦暗的海和混乱嘈杂的环境几乎持续全片,温暖的瞬间几乎都是一闪而过,下一秒便是具有视觉冲击的暴力、血腥的画面和情节。伤口和鲜血,恍惚和挣扎都是影片中的常态,看这样的电影的确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海报上“建议十八岁以下观众谨慎选择观看”绝对是制片组的一句良心劝告。在电影未分级的情况下,能根据片中情节提出这样的建议,是一件值得赞许的事儿。
影片改编自作家老晃的同名小说,女儿被杀后愤怒的父亲寻求复仇,凶手的母亲包庇儿子,是《涉过愤怒的海》的整个故事线,相比同名小说更为清晰、纯粹的罪案复仇线来说,电影似乎想要表达的更多。无论是原著还是影片里,都表达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近些年来,“原生家庭问题”在社交网络上被频繁提及,已经不是个新鲜话题,《涉过愤怒的海》将原生家庭的伤害和父权的瓦解作为这部电影宣传营销上的重要卖点,可以说是对电影《狗十三》的关于中国式家庭教育对子女之爱的话题延续。但不同的是,《狗十三》中,印证的是成年人看似很冷漠的方式,种种细节里透露出来的是父母依然是疼爱着自己的小孩,但《涉过愤怒的海》却不禁让人怀疑——一直想替女儿报仇的小娜父亲,真的爱女儿吗?像“狼”一样溺爱儿子的李苗苗母亲真的懂得如何爱自己的儿子吗?
冷漠不是爱,溺爱也不是爱。影片里最终指向的是,两个家庭里两对不称职的父母造成了这个悲剧。
在原著中,小娜的父亲金陨石是一个有着极强的智慧和忍耐力的男人,符合他多年在海上的生活所磨砺出的性格特质。他千里追凶,涉过愤怒的海,最终抓到了凶手,也理解了女儿的孤独和无助。相比小说中父亲的令人同情,电影里的父亲显然符号感更强,黄渤惊艳的演技更是加剧了这种贴标签式的符号化。女儿失踪后,他赶到日本还在抱怨影响自己出海工作,第一次到京都寻找失踪的女儿,非但不担心还能坦然地在京大门口微笑自拍——一个原生家庭中粗粝、冷漠、强势、自我的父亲跃然眼前,这个人物形象极度贴合社会对于“父权”的刻板印象。而小说中的父亲,在妻子离开之后承担了照料女儿的责任,出海讨生活也是为了赚出女儿昂贵的留学费用,他的所有付出都在电影中为了尖锐化两代人的冲突,被一一淡化和抹去,反而是闫妮饰演的从未承担过抚养义务的母亲,在女儿死后却疯狂地责备老金,而显得她更爱女儿。
如果说导演在同样讲述原生家庭问题的影片《狗十三》里,沉默和隔阂是一种真实存在却不可言说的痛苦,那么《涉过愤怒的海》的视角就稍显刻意和造作了。小说中李苗苗对于小娜刀刀见血的伤害,变成了影片中小娜的死因是自己父亲的漠视而导致她最终自杀,当加害者从李苗苗变成了小娜父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叙事逻辑都发生了改变——电影中,李苗苗在老金追凶的过程中有无数次机会可以还原全过程说出真相,起码是对自己的母亲说出真相,如今法医的鉴伤技术也完全能够根据伤口的情形判读出死因,而所有人都意外地保持缄默,为了让老金千里追凶大费周章,为了让景岚保护儿子而频繁涉险。也因此,电影里最主要的冲突,就是以爱为名的“复仇”和以爱为名的“包庇”,两种强烈的爱都在这样的“谜底”面前被大大消解,不禁让人对原小说的情节设计感到有些可惜。
影片对于下一代的塑造也充斥着刻板印象,比如二次元文化的运用。导演的立场和视角在父辈和子女辈之间反复横跳,也许是为了凸显相互的无法沟通和理解,但这样破碎的立场也导致故事除了更疯狂,无法被深刻共情与理解,无论是受害者小娜还是加害者李苗苗:小娜从恋爱脑到缺爱到自毁的过程,让她完全成了一个工具人,或许某一刻还会感觉到她的偏执,而无法同情她悲惨的遭遇;而李苗苗则是,没有人会想去深挖这样一个反社会性人格的人,他有什么样的童年阴影,是什么导致他会变成这样,还是生来他就是一个恶魔?
黄渤和周迅的演技无可指摘,单个镜头的冲击力甚至可以令人感觉到窒息,但影片中最能震撼到我的,是改编后的小娜的爱情观。小娜在原生家庭中失去的爱,是母亲不辞而别带走的,也是父亲奔波忙碌漠视的。没有被足够拥抱过的孩子往往在爱情中会超额索取,她会把嫉妒、占有、疯狂都误以为是爱,但把所有激情过后的平静生活都误以为是不爱。所以,为了得到爱,她可以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甚至可以伤害自己。
小娜看不到老金的付出和挣扎,全然陷入自己的情绪中,而导演对于老金所有标签化的改编处理也都在加剧他们的隔阂。在观影的过程中,每一次看到小娜离开李苗苗,都在期望她在那个瞬间能从黑暗中走出来,然而黑暗却又很快来临。她反复拥抱扭曲的情感不能自拔,观众们也在黑暗中反复被触痛。也许要求一个在黑暗中长大的孩子还能走向光明是一种苛求,但在现实中也不乏身处黑暗的女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更加残酷的过去,找寻到属于自己新生活的例子:近期的新闻里3岁被拐卖,13岁就独自去异乡打工的女孩杨妞花在人贩子被审判的时候条理清晰、头脑清醒的法庭陈述让人不禁会想象如果她能在父母身边长大会成长为一个多么优秀的人。如果电影能给陷入“被爱自证”的少女们带来一点点的反思,让她们明白一个人的成长是从学会爱自己开始的,让她们懂得在亲密关系中过度索取会让自己卷入旋涡,或许会比“原生家庭伤害”和对中国式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双重刻板印象更有价值。
很可惜,影片所采用的是一个极端个例,来探讨何为父母之爱。但在影片高饱和的“愤怒”情绪中,反而看到的却是互相伤害的畸形景观。曹保平导演在采访中曾说过“真正好的文学,没有写温暖的”,他的电影拍摄中也始终贯彻着残酷的现实性。不可否认,保持对现实的冷峻和反思是重要的,但在创作中还是希望人们可以再多一些对人性的信任和悲悯。(王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