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司若、曹晓露
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出台,“网络微短剧”逐渐走上规范化、精品化的道路,并在网络视听市场的生产端与消费端展现出愈加蓬勃的生命力。敦煌题材系列微短剧《千壁寻踪》正是在这一行业背景下应运而生。在第一季收官之际,《千壁寻踪》系列短剧仅在抖音平台便收获超4亿的播放量和近3000万的点赞数。《千壁寻踪》不俗的播放热度和口碑,是视听细分品类内生力驱动下的文本创新实践成果,其在网络范围内引发的热议更在于借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语境。
《千壁寻踪》剧照
敦煌韵×赛博感: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演绎
敦煌学被誉为国际显学,以多元的文化意蕴和多样统一的美学取向,成为文艺创作汲取养分的文化宝库。敦煌学赋予《千壁寻踪》以丰润饱满的文化气韵。对于《千壁寻踪》而言,“敦煌”没有成为悬浮于表层的标签化存在,正是在于该系列短剧在世界架构和视觉美学层面,自内向外地深度浸润于以“敦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资源之中。在此基础上,创作者大胆调用具有未来科技感的赛博元素,并与敦煌文化要素交织融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数字化演绎。
《千壁寻踪》的世界架构以人物“天妤”为支点,从壁画“飞天”到数字虚拟人,通过影像技术与叙事叠融,让人物“天妤”集结了敦煌与赛博文化要素的双重身份。系列短剧第一季,以“飞天”化身的天妤寻找壁画碎片之旅作为核心故事线索,将敦煌壁画“反弹琵琶飞天”、火焰纹绸“巾舞”、魏晋南北朝的“散花飞天”、山海经神兽开明等传统文化元素勾连于统一的故事世界之中。天妤不仅为观众入境传统文化奇观世界提供了主视角,更是在叙事结构层面,将原本松散的传统文化元素高效凝聚于影像世界并产生叙事动力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天妤寻壁”构成了《千壁寻踪》的叙事向心力。
天妤这一人物本身具有特殊性:影像之内,天妤是千年后觉醒于元境的敦煌壁画“飞天”,以寻找传统文化元素幻化而来的碎片来还原壁画为行动目的;影像之外,天妤是作为技术集合产物的数字虚拟人,凭借人工智能技术加持,拥有同外部世界进行交互的潜能。
“科技+文化”是《千壁寻踪》的基本创制模式,无论叙事和视觉表现,都承续了敦煌与赛博美学并置与碰撞的风格。在叙事层面上,天妤诞于元境,她对于自我的认知和建构,以及随后的寻壁行为,都源自元境的驱使。可以说,元境既是空间,也是主宰者。在视觉呈现上,天妤的人物形象设计既融合了敦煌天女、伎乐人的服饰造型,又透射出赛博格身体形态的人物模型,共同塑造了人物独特的视觉效果。作为重要的故事起点,元境被打造为水墨山水之上印有壁画图腾、且不断滚动着二进制代码的空间视觉效果,将古典与赛博混合。这一风格形式在其他场景亦有出现,例如“巾舞”一集,在呈现同名舞蹈时,采用了火焰纹绸图案与滚动代码图式,形成古典和现代的风格碰撞。
传承性×时代化:叙事表达的复合价值基础
借助数字化的演绎方式,结合敦煌气韵和赛博科技感,《千壁寻踪》将敦煌壁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焕活为更适应当下年轻化传播环境的影像,以虚拟人“天妤”作为支点,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时代化的价值表达。
从核心故事设定,到单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主题呈现,《千壁寻踪》系列短剧对文化活态传承的价值取向毋庸置疑,但其价值并不止于此,对时代化社会议题与社会情感诉求的关照亦是节目旨归的重要构成。比如,在“散花飞天”主题,采用了女性友谊的情感叙事方式;在“团扇”主题,涉及亲子关系、校园霸凌现象的讨论,以及对职场压力与不公现象的关注。《千壁寻踪》以传统文化传承为明线,以当下社会议题为暗线,通过故事性演绎,两条叙事主旨彼此交织,共同构成复合价值基底。
近年来,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议题讨论与创作实践趋热,《千壁寻踪》是数字化演绎赋能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尝试,不仅取得持续的关注度,还形成一定的长尾效应。比如,虚拟人物的IP化运营,天妤成为敦煌国际时尚周推介官,以及与手游、在映电影的联动等。这些运营活动,体现出传统文化资源滋养下的IP,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随着微短剧朝向规范化、精品化发展,高质量微短剧或将逐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
(作者司若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晓露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视听精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项目编号22ZDA083阶段性成果)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