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形塑公共阅读空间或成文化类节目新方向
——评《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
作者:孙可佳
“为什么要做第二季?因为有人仍然需要治愈。”外景纪实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每周继续与观众相约,收视热度依旧不减:正如常驻嘉宾余华先生所言,如果说第一季发出了文学的邀约,那么第二季则印证了观众对文学的不断呼唤。
余华、苏童、程永新和叶子四位作家学者常驻书屋,每期节目除了分享诸多经典著作之外,更在自然愉快的言谈中透露出了文化的生活感,为观众带来了“喜悦的崩溃”亦即“崩溃的喜悦”。进入第二季,岛屿上的这间书屋俨然成为了奔忙于现代生活的人们的一方心灵栖息地,让这档节目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文化类节目的公共空间特质。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海报
文化类节目:以文化人,历久弥新
与新时代同步,文化类综艺发轫于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彼时以娱乐功能为主导的综艺节目蒸蒸日上,在流量为王的产业大环境下,一批饱含文化底蕴、兼具人文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文艺节目,为视听领域送来了清新隽永的新风尚。
早期探路者如《开讲啦》《百家讲坛》《罗辑思维》等多为脱口秀、谈话类节目,节目的趣味性、知识性,加之名人的影响力和表现力,收获了大量关注。自2015年起,文化类节目快速发展、大量涌现,逐渐成为文艺节目的重要类型。随着国潮热、传统文化热在年轻群体中的兴起,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在年轻群体中广受好评,大大增进了全民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类节目十余年不断突破内容创作的边界,从题材上主要形成了两种类型:其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性文化节目,如《典籍里的中国》《上新了故宫》等,其精致的视听语言、生动的戏剧结构,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唤起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另一种是以探讨社会人生、启迪思想智识为主要内容的泛文化类节目,如《朗读者》《见字如面》,其对思维智识的启迪和相对深入的思想启迪,往往能持续吸引观众。
《我在岛屿读书》作为新媒体平台创制节目,展现出与以往节目不同的特点,节目进行到第二季,愈加焕发出独特的光芒,自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独特风格。
《我在岛屿读书》:思与境偕,浑然天成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除余华、苏童继续坐镇外,常驻嘉宾还增加了《收获》主编程永新、南京大学教师叶子了。大家以文会友,自由随意地来去于东澳岛上。节目里自然会谈到书、文学,以及作家们的生活与交游……比起以往读书类节目相对严肃的表达方式,《我在岛屿读书》采用的是慢综艺,甚至“去综艺”的生活流表达:通过仔细打磨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赋予作家相对自由的发挥空间,从而渐次推开于屏幕之外观众亦即阅读者的公共阅读空间。从第一季到第二季,节目在主题内容的设置和氛围条件的创造上日臻成熟。例如“枕边书”的主题,引出了汪曾祺、普鲁斯特,也带出了余华在被窝里通宵读小说的故事,生发出纸质书和电子阅读之别等议题。作家们关于阅读的漫谈,呈现的是每个个体的日常生活与读书、文学的关联;文坛大家的交流,让观众们感受文学、体悟生活,并且获得疗愈。
自然畅快的交谈,推开了人们从知识思维到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浑成于一体。首先是阅读的指引,作家们谈笑间信手拈来便是一个个书单,每一期的主题都是很好的分门别类。其二是文学的启蒙,余华、苏童等作家的对话间复盘了大量写作经验,以及关于文学批评、审美趣味的探讨;而本季诸多青年才俊的加入,又能代表年轻一代的互动和回应。例如新的常驻嘉宾叶子,既能和嘉宾们聊得顺畅自然,又能带来许多不一样的观点。其三则是文化层面的“集体记忆”:作家之间那些珍贵的彼此欣赏、交游的故事,对往昔的回忆和纪念——如众人对于史铁生先生的回忆,将一个个“旗亭赌胜”“兰亭集序”般的千古佳话铭记下来。其四是诗意栖居的精神追求,节目中呈现的雨幕下烤串、篝火中读书、悬崖边观景、大海旁诵读,正是多少现代人心中“向往的生活”;这座书屋虽小,却可以通往古今中外,透过荧屏让“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文化的价值在于凝聚共识、建立认同,一档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在文化传播、审美塑造等方面亦起到了推动建立“想象的共同体”作用。《我在岛屿读书》也同时展示出新媒体平台在此方面的巨大潜力:具有文化价值的节目不仅有传播、宣教的功用,也在塑造着属于全社会的公共文化空间。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