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兰州大学文艺评论中心执行主任、文学院副教授 周仲谋
玛丽亚·丝奇拉德执导的电影《她说》,讲述了《纽约时报》两位记者梅根·特瓦海和乔迪·坎托尔克服诸多困难与阻力,调查和揭发职场性侵事件的故事。影片以纪实性手法,真实地反映了两位记者不懈努力的过程,最终沉默者联合发声,施害者受到惩罚,彰显出善恶必报的正义主题。
《她说》海报
影片根据纪实作品《她说:打破性骚扰的故事,帮助点燃了一场运动》改编而成,基本忠实原著。虽然影片中的人物是由演员扮演的,却有着较明显的纪录风格,详细地还原了整个事件的调查过程。
电影开头,负责调查关于唐纳德·特朗普性骚扰投诉的女记者梅根·特瓦海,遭到质疑与诋毁,并接到恐吓电话,表明调查职场性骚扰事件的巨大难度。没过多久,《纽约时报》一篇关于电视主持人比尔·奥莱利性骚扰的报道引起反响,导致比尔·奥莱利从电视媒体辞职。这使报社女记者乔迪·坎托尔受到鼓舞,着手调查好莱坞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的性侵事件。然而调查并不顺利,受害者们并不愿站出来。梅根·特瓦海重返职场,与乔迪一起合作调查。
调查的艰难程度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展示。由于种种原因,受辱者们几乎都选择保持沉默,宁肯独自忍受痛苦或假装遗忘,也不肯把真相公之于众。影片对调查过程的真实还原,使得影片在几乎毫无进展的重复行动中缓慢前行,甚至让人有焦灼不耐之感。不过,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并没有放弃,她们以顽强的斗志,持续调查下去,不断发掘新的线索。对当事者和知情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感动了不少人。受害者们终于不再沉默,集体站了出来,将作恶者送上法庭。
尽管纪实性使《她说》的情节显得比较平淡,但并非毫无波澜。影片采用了叙事电影起承转合的结构,为故事发展确定了方向。每当两位记者的调查陷入僵局,几近山穷水尽时,总有一些被她们诚意打动的人提供新的线索或资料,让事件柳暗花明。这种平淡中有抑有扬的安排,让影片故事情节起伏跌宕、错落有致,具备一定的吸引力。结尾正义得到伸张,给受害者以公道,亦是大快人心。
影片要反映的,不仅是哈维·韦恩斯坦一人所做的恶行,而是试图批判所有的职场性骚扰事件。电影中涉及的性侵或性骚扰行为,并非孤立的个案,而是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位高权重如唐纳德·特朗普,以及知名电视主持人比尔·奥莱利,都受到该方面的指控,由此可见职场性骚扰情况的严重性。影片正是通过对此类典型事件的揭示,来唤起人们的重视和警惕。
在《她说》中,多处细节表明了女性所承受的不公平待遇。梅根在调查特朗普事件时,被电视台打来电话追问她是不是女权主义者。当梅根和乔迪在酒吧聊工作时,一名搭讪的男子纠缠不休,梅根忍无可忍痛斥对方,反被辱骂为“性冷淡的婊子”。就连遭到性侵或性骚扰的女性,也被污蔑为是骗子、是敲诈。影片站在男女平等的立场上,呼吁社会公平对待所有的女性。
影片不仅仅是对职场性骚扰的揭露,还有对美国制度的反思。片中的主人公在调查事件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追问,为什么那么多被侵害的女性选择沉默?随着调查的深入,真实原因逐渐浮出水面。原来不少女性在事后被威逼利诱签署了和解协议,承诺不再公开谈论这些事情,而她们获得和解金,有将近一半进入了律师的口袋。这也导致律师们倾向于劝说被辱女性签署和解协议,而不是提出诉讼。法律制度对作恶者的保护,体制赋予滥用权力的机会,让性侵者变得肆无忌惮。就像《纽约时报》的女主管所说,整个体系迫使我们去审视,为什么性骚扰事件如此普遍,又如此难以解决?《她说》触及到了美国性骚扰事件根深蒂固、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所在。
《她说》表现了女性之间的互帮互助与团队合作。在艰难的调查取证过程中,梅根与乔迪两位女记者配合默契,她们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女主管的大力支持。报社同事艾米丽也给了乔迪力所能及的帮助。此外,也有不少男性为她们提供了支持,尤其是两位女主人公的丈夫各自操持家事,使她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正是在团队协调一致、全力以赴的基础上,梅根和乔迪才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总而言之,电影《她说》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女性真实的社会处境,发出了男女平等的呼声,批判了美国社会在男女地位上的不公,赞颂了为保护女性权益而奋斗的先行者,其思想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周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