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简工博
日前,一条盲盒开箱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在一家美术馆举办的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展上购买了3个单价68元的盲盒,打开后里面装的是碎布条、硅胶块和编成辫子状的绳子。
“这确定不是垃圾吗?”视频传开后,不少网友批评这样的“艺术盲盒”价格与价值不符,但也有人认为这与所展艺术家的理念相符,不能仅以“价格”来论断。美术馆方回应称,艺术家本人知道,且定价得到他本人的认可。
有业内人士说,如果价格明显背离消费者的认知,长此以往一定会损害艺术家和展馆的声誉。
盲盒“买了个寂寞”
8月28日,微博认证为“美妆博主”的用户“芭比常”发布一条2分钟视频,展示了从马丁·马吉拉展上购买的3个单价68元的“艺术盲盒”:打开第一个黑色盒子,抽出一个常见的带红色线条的自封袋,里面装着一块硅胶和一红一白两块细长布条;剩下两个盲盒包装与第一个相同,抽出的则是两条纤维编织的“辫子”。
该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绝大多数网友批评这样的艺术盲盒“不知所云”“白送还嫌占地方”,还有网友反问“确定不是抢钱吗”,有人还质疑起盲盒的包装,称“市场上的盲盒起码有个印了使用注意事项的专用塑料袋,没见过拿塑料自封袋来装的”。从事艺术交易工作的常先生曾在海外看过该艺术家的展览,他说:“跟国内这场展览比,我看的那场是免费的,周边商品基本以书籍为主,没有这么离谱的周边产品。”
就在少数网友还在讨论视频博主是否运气不好时,举办此次展览的美术馆竟自己“实锤”了这些艺术盲盒。8月31日,该美术馆相关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微博,图片中装在带红色线条自封袋里的是一块气泡棉、石膏残块和几缕红色黑色假发丝,并称图中这些物品“来自艺术品创作和展览搭建时的‘余迹’”“是艺术家本人亲自挑选打包”“他格外喜欢这种带红色线条的PE包装袋”。在回复网友评论时还表示,艺术家本人是知道并认可的。
产品与艺术家理念一致?
相对于批评声浪,一些业内人士对此并不意外,“这跟马丁·马吉拉本人的理念确实相似”。
据介绍,出生于比利时的马丁·马吉拉曾是一名时装设计师,于1988年建立个人品牌Maison Martin Margiela,并在1997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奢侈品品牌爱马仕(Hermes)的创意总监。2009年,他转行成为艺术家。其品牌于2015年更名为梅森·马吉拉(Maison Margiela),今年7月,该品牌在上海南京西路上开出全球最大旗舰店。
即使在强调个性的时装行业,马丁·马吉拉也算是特立独行的。比如,他坚持不在公开场合露面,只有极少数真假难辨的照片流传,甚至很多人怀疑他根本不存在。相比大多数设计师追求高级面料与美丽外形,他擅长的“解构主义”从身边物品和废旧材料取材,打破物品原有形象和用途,重新组合成新的面貌。比如,他曾经将假发制作成裙子,把衣服做成挂衣服的木制人台形象,用多条皮带拼接缝制成一件外套,还曾拆开4件不同年代的夹克重新组合成一件新衣服。
“我是真的相信马丁·马吉拉对带红边的塑料自封袋有兴趣,如果他愿意,一定能以此设计出新产品。”曾在时尚杂志工作多年后创业的杜先生说,因为擅长解构,马丁·马吉拉常常“变废为贵”:他曾将酒瓶的木塞装上铁丝变成项链,把钥匙放进树脂里做成首饰,还曾将折断的眼镜架改成胸针……这些产品上市时就价格不菲,如今在二手市场价格依然很高,“他卖得最贵的一个系列就是拆旧衣做新衣”。马丁·马吉拉设计服装时就对艺术进行探索表达。1997年他就曾与一位微生物学家合作,在自己设计的白色服装上喷洒霉菌,放进荷兰鹿特丹一家美术馆的特制温室四天,让霉菌在衣服上自由生长后展出,以此模拟被消费者使用、丢弃而“死去”的服装,如何在自然中焕发另一种生命力。“引起争议的‘艺术盲盒’一定程度上和艺术家本人的理念相符。”
艺术展周边应有更好呈现
从事纪念品开发设计行业的韦先生认为,周边产品属于商品,需要符合商品属性,比如合理的定价、一定的使用功能等。“艺术展面向的并不只是艺术家的粉丝,还要向更大范围的公众传递艺术家的理念,周边产品开发须尊重公众的感受。”
“我所期待的展览周边产品,一定是对展览内容的延续,能让我回家看到这些产品还能想起我观看展览时的感受。”学习服装设计的胡先生说,学设计的没有人不喜欢马丁·马吉拉,“但我们喜欢的是他的作品、他的想法,而不是觉得他有金手指,‘亲自’包了一袋建筑垃圾就能卖高价”。
策展人王女士同样认为这样的周边产品对艺术家和展览本身无益。“文创产品被称为可以带走的文化,是对展览内容更直白、更实用的二次创作。”在她看来,不如将这些盲盒中的物品交给艺术家的粉丝和设计专业大学生进行二次创作,讲清理念和用途,“这样即使价格再高一些,消费者也可以理解。”(简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