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打通观众和英模人物之间的艺术通道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研讨会在京举行
光明网讯(记者 崔益明)以“七一勋章”“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获得者黄文秀为原型,讲述黄文秀主动投身扶贫一线动人事迹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自6月26日在央视一套开播以来,收视和口碑不断攀升,引发观剧热潮。7月14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共同主办的《大山的女儿》研讨会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举行,主创团队与文艺评论专家深入交流,从文本叙事、人物塑造、影像书写、美学特色等方面,深入分析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的创作特点,共同探讨青年楷模形象的新时代表达。
电视艺术形象的突围
在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之前,已经有纪录片、电影、网剧、话剧、歌剧等作品塑造了黄文绣艺术形象,作为长叙事的电视剧如何突破,成为研讨会现场的核心话题。
“剧中黄文秀的艺术形象是崭新的,其时代特征的鲜明性,独特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超越了同类和相近题材作品的主人公形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名誉主席李准认为,本剧对黄文秀形象的刻画有四个方面给人留下新鲜而深刻的印象:不忘初心与人生追求的高度一致,思维观念的前瞻性和喜欢迎接挑战,基于坚定信仰的高度自信和坦荡胸怀,自觉回报乡村与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相辅相成。这不但给电视艺术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光影,也为当代青年树立了崭新的人生路标。
“这部戏深入刻画了黄文秀的功德兼备型青年创业领袖形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指出,为了塑造这样一个全新的形象,全剧在叙事艺术上采取了很多创新举措。比如,设置了一系列戏剧化的事件、场景、细节,直面乡村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难,没有回避基层社会脱贫攻坚所面对的矛盾。此外,还通过黄文秀与乡村各色人等的交往,揭示她人格的形成。通过这些叙事艺术的创新,黄文秀成熟的青年创业形象、创业领袖形象,跃然于荧屏上。
导演雷献禾曾经导演过《离开雷锋的日子》《远山的红叶》《邓小平小道》等主旋律影视作品,此次执导《大山的女儿》,他坦言,为了拍出不一样的黄文秀,该剧在深入探求人物、扎实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完成,不仅强化了黄文秀一颗感恩的心,还将她生前喜爱的《红星照耀中国》《贫穷的本质》两本书贯穿其中,差异化塑造了黄文秀形象。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范宗钗指出,《大山的女儿》以电视艺术的独特语言,用现实主义的真挚笔触,生动再现青年党员黄文秀的最美青春,为广大党员和青年树立了时代榜样,在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当今社会更具时代意义。
作为黄文秀的扮演者,演员杨蓉表示为了打破观众对黄文秀的既定印象,她从语言、外形等各个方面处理细节,“对我来说,最难的不是怎么演好文秀,而是怎样努力让自己成为她。进入角色以后,我相信自己就是她。”
“这部剧带给我们一种真实的力量,人物真、故事真,从素材的真实跨越到艺术的真实。”《文艺报》艺术部主任、编审高小立指出,这种真实的力量贯穿全剧始终,是走心暖人的情感温度,是黄文秀脚踏实地将村民当作亲人的奉献精神,是主创走进大山、贴近群众、不矫情、不做作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该剧通过人物群像的塑造,艺术地呈现了脱贫攻坚的真正难处和细微机理。
英模人物塑造的突破
近年来,英模人物题材创作成为了国产影视创作的热门题材,如何提升英模题材的创作水准,总结创作经验已成为一件迫切的任务。研讨会现场,各位专家从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出发,交流探讨了英模题材影视创作的创新表达。
中国艺术报社总编辑康伟指出,从英模人物的塑造维度来看,这部剧既具有新时代特点的精神高度,又有对具体人物的细腻书写。人物形象既有时代性又有个性,既有典型性又有亲和力,既有大山的气质又有女儿的风采。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认为,黄文秀这一人物形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孕育的新典型,该剧用一种全面把握生活、兼容整合的辩证思维来塑造人物,这是非常宝贵的创作品格。这部作品的应运而生,形象地回答了青春该怎样闪光。
“该剧最大的成功实际上是做了还原,而不是升华。把从英模人物身上提炼出来、升华出来的崇高、伟大和非凡,还原成了平凡、普通和寻常。”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这样的艺术表达,让观众觉得崇高、伟大、非凡和平凡、普通、寻常是一致的,更能够让人感动。“文艺要有这种还原之功,把升华再还原成生活本来的生态,打通普通观众和英模人物之间的艺术通道。”
“这部剧令人感动的地方在于以弱示强、以柔克刚、以小见大,这是一部新时代青春题材、扶贫题材和励志题材的突围之剧。”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院长肖向荣指出,《大山的女儿》没有从冗长或宏大叙事方面着墨,更多采用“把人物走近、把故事推远”的叙事风格,使观众能迅速接受这一人物,接受这个故事。用黄文秀这样一个女性柔弱的青春形象,把农村积重难返的问题表现出来,这是非常大胆的创作。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丁亚平指出,这部剧主题鲜明、故事生动,再现了现实和人,但又不拷贝现实,努力以想象力的艺术表述塑造真实,生动描绘了一位素朴而绚丽的新时代女性。作品用可感的影像追求最具时代性的真实,用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向和平年代的平民英雄、时代楷模致敬。
“英模题材文艺创作就是搭一架梯子,实现超拔与寻常的联通,通过故事编排、情节设计、戏剧冲突、角色演绎等,让观众通过这架梯子上去又下来,让英模人物可感可亲、可信可敬、可追可学。”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认为,《大山的女儿》通过生活化的艺术表达拉近了英模人物与观众的距离,通过典型化提升人物思想高度和精神境界,通过大众化激发向英模学习的精神向度,在艺术和大众之间成功搭建了一个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