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于丽爽
惊蛰时家里开始爬蚂蚁;夏至日邻居院里的石榴花开得火红;小寒那天八成会下雪,适合围炉吃火锅……你有多久没有留意过身边节气的变化?
对郭小寒来说,是从住进胡同开始,四季才变得鲜明。
郭小寒,80后,音乐专栏作家和音乐活动策划人。2016年创建了演出场地——乐空间,就在北新桥板桥南巷,如今已经是二环里老牌的Livehouse(小型现场演出场所)了。事业上小有所成,家庭却被忽略。与爱人劳燕分飞,快速扩张的公司也出了问题。“我觉得自己精神抑郁了。”郭小寒说。
郭小寒在胡同的家里。武亦彬摄
她开始调理身心。2018年住进了胡同,当时是为了方便打理乐空间。同时,她和朋友做了一档音乐播客节目,介绍中国的独立音乐。
“惊蛰前后,我家厨房突然开始爬蚂蚁,我一边打扫一边觉得,这节气也太准了。胡同鲜明的物候特征与科普书上24节气的介绍完全契合。”这让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惊蛰是关于新生的,感情、事业都陷入低谷的郭小寒也渴望在胡同里新生。她对着话筒碎碎念了一些生活琐事,找了14首关于惊蛰的民谣音乐,放到播客上。
此后每个节气,郭小寒都会做一个相应的歌单。一年下来,积累成《四季歌》。
“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但是生活却在继续,四季如约到来,自然给我们启示和答案。”郭小寒也被四季歌治愈着。
后来,《四季歌》被做成视频版——国内第一档民谣生活谈话类慢综艺节目《新四季歌》。郭小寒和播客搭档相征一起,陪着老狼、阿朵、马頔、陈鸿宇、房东的猫等几代民谣音乐人走进田野自然,畅聊音乐与生活。至今,《新四季歌》仍以8.9的高分位居豆瓣综艺类节目口碑榜前列。
退出公司后,郭小寒决定还是住在胡同里。“我老家在河北,小时候喜欢摇滚乐。上世纪90年代,听到魔岩三杰,让我对北京的飒爽和酷深深着迷。”郭小寒回忆。大学毕业后,她如愿来到北京,成为音乐记者,还采访了魔岩三杰等音乐人,和他们成了朋友,陪伴着很多新乐队成长。“我在鼓楼一带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郭小寒说。
2019年,她搬进汪芝麻胡同的一个杂院里,彻底变成了胡同居民。
胡同生活让郭小寒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也找到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有的在胡同里开咖啡馆,有的经营酒吧,有的从事创意设计和空间运营。大家一起碰撞,一起策划,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儿。
今年清明节前,郭小寒去胡同里的朋友萱萱家做客,发现她家的“拾院”是纯木质和砖墙结构的,非常适合原声乐器的演出。海棠、丁香、红枫、爬山虎……院子里四季各有主打植物,非常适合做沉浸式演出。“看到就心痒。我是做演出策划的,知道什么样的空间适合什么样的内容。”郭小寒很兴奋。
清明风至,万物生长至此,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清明是一年中天气舒爽、清澈的时段,人适合跟着自然一起,回到清澈的状态。
邀请音乐人胡格吉乐图和他的朋友李鸿,以特殊调弦的原声乐器和手碟,来一场现场演出;邀请诞生在故宫边上的京味甜品厂牌“胡同是甜的”用北京春季最新鲜的食材制作甜品。清明当天,“耳清目明”清明音乐会在拾院上演。宜人的空间、美好的食物、流淌的音乐、清净的心情……“胡同四季歌”让到场的每个人都得到身心的疗愈。
为酒吧、咖啡馆做歌单,策划更多《胡同四季歌》现场演出,写作与音乐和胡同有关的文字……郭小寒在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和守望北京城里她最爱恋的地方。“我因为年轻时的一首歌、一篇文章走到这里,现在已经待了20年了,我觉得越待越有意思。”她说。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版“胡同里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