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河豚
他,17岁时,手握指挥棒,开始指挥《黄河大合唱》,此后一生指挥该作上千场;
他,17岁时,手持长笛,随乐队演奏《黄河大合唱》,若干年后他也成为一名卓越指挥家。
他,是中国交响乐团永久桂冠指挥、已故指挥泰斗严良堃;
他,是中国交响乐团现任团长李心草。
时光蹁跹,一部传世音乐经典,一支老牌交响乐团,在岁月的繁花流水间钩织一段段值得铭记的历史,翻涌一个个值得怀恋的故事。
严良堃生前指挥《黄河大合唱》
5月25日,中国交响乐团排练厅,一场特殊的会面充满温情与感动。与乐团缘深情厚的指挥家、朗诵家以及乐团老艺术家们,在“赓续延安精神,弘扬民族经典”——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上,各抒胸臆,深情追述自己与国交的情感故事,以及对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切身领悟。
峥嵘岁月稠,星火燎原势。80年前的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此,“为人民而艺术”的延安文艺精神,犹如灯塔,闪耀华夏,为中国文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感召下,大批爱国知识青年、艺术家奔赴延安。他们与文艺战士一起歌唱、写作、演戏、作画,为抗日救亡呐喊,播撒革命文艺之火种。80年后的今天,沿着延安文艺精神的道路,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思想引导下,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抒怀,为时代讴歌。
中国交响乐团,可称“从延安走来的文艺国家队”,始终践行着延安文艺精神。
其一,国交老一辈艺术家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历久弥新,鼓舞后人。
国交首任团长李凌,1938年赴延安并在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学习,曾任延安鲁艺高级研修班研究员;国交著名作曲家郑律成,曾任延安鲁艺声乐教员,在鲁艺创作出《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等优秀作品,被誉为“军歌之父”;国交永久桂冠指挥李德伦,1946年初到延安便被委以重任,成为周恩来同志所言“那里正缺一个人”的中央管弦乐团唯一专业教员,从此坚定了艺术为人民服务、普及交响乐艺术的毕生追求;国交永久桂冠指挥严良堃,曾师从冼星海学指挥,一生指挥《黄河大合唱》上千场,堪称最权威的诠释,由其主持编订的中央乐团演出本《黄河大合唱》成为流传最广的版本。此外,国交老艺术家还有很多是从延安走来,从红色根据地走来,从各地文艺战线走来……
其二,国交与《黄河大合唱》是“最亲密的战友”。
在抗战文艺运动中,鲁艺成为一面光辉旗帜,在那里诞生了大量优秀革命文艺作品,而《黄河大合唱》就是其中一颗闪亮的红星,“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诞生于1939年的《黄河大合唱》,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谱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日图景。周恩来同志在观看鲁艺演出的《黄河大合唱》后,慨然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80多年来,《黄河大合唱》经过无数次的演奏、改编,仍经久不衰,其深邃壮阔的情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作为国家艺术院团,66年来,从中央乐团到中国交响乐团,演出《黄河大合唱》千余场次,并在《黄河大合唱》基础上集体创作《黄河》钢琴协奏曲等。一代代国交人,接续演绎《黄河》,激情鼓舞观众,黄河精神绽放新彩。
作为国交现任艺术掌舵者,李心草与《黄河大合唱》更是有着精妙的特殊情缘,用他的话说,“我恐怕是唯一演奏过‘黄河’,演唱过‘黄河’,指挥过‘黄河’的人了。”
17岁时,李心草第一次以乐队队员的身份演奏《黄河大合唱》。一次排练间隙,他问指挥严良堃:“能不能借您的总谱学习一下?”没想到严老欣然同意,并将装有总谱和指挥棒的袋子交给了他。拿到总谱后,他第一时间来到复印店,花费“全部家当”把总谱复印了下来,并在回家后废寝忘食地将总谱背了下来。还谱时,严老对他提了一个建议:“小伙子,你吹长笛吹过《黄河大合唱》,未来你还会指挥《黄河大合唱》,现在不妨去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后来,他加入了合唱团低音声部,开始演唱《黄河大合唱》。而在这件事发生后第二年,他如愿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再后来,经学校推荐,他荣幸成为严老的助理指挥,“在严老身边的耳濡目染,使我在《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处理中继承并打上了严老的烙印。”
座谈会嘉宾中,有一位特殊的“娘家人”——延安鲁艺文化中心主任、延安文艺纪念馆馆长刘妮。嘉宾们的讲述,令她数次感动落泪,而她自己发言时更是数度哽咽。
“国交是传承延安文艺精神、鲁艺精神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刘妮说。在她看来,《黄河大合唱》是延安精神的代表,而它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作曲家冼星海内心深处有着伟大的民族精神。24岁的冼星海曾写道:“学音乐的人啊,不要太过妄想,此后实际用功,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使她整个活泼和充满生气。”
“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的艺术家要努力学习冼星海的地方。他的音乐高度,是建立在民族解放、为民族解放而努力的基础上。作为艺术家,专业技能通过学习能够获得,但真正让作品伟大的,我想是超越专业本身的东西,那是艺术家的思想高度,是他们对时代的理解、对人民的呼声。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不仅仅是写出人民的苦难,更写出了人民的精神,写出了民族的觉醒。”刘妮说,“在抗战烽火中,如冼星海一样,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文艺创作始终与时代主旋律同频共振,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主题发言后,国交的几位艺术家现场演出了《黄河大合唱》中的著名乐段。演出形式简单朴实,但当经典的旋律响起时,大家情不自禁随着旋律唱了起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今年,国交将推出原创大型交响套曲《山河颂》,以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长征组歌》也将重新编排推出。对国交来说,“赓续延安精神,弘扬民族经典”是立团之本,是创作演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铸造辉煌文艺新征程的责任与担当。
从延安出发——“黄河”发出民族最强音。
从延安走来——国交续写时代新华章。(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