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贾 珺
位于晋中盆地的山西太谷县城始建于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此地商贾辈出,是晋商重要的发源地,有“金太谷”的美誉,地位在祁县和平遥之上。
昔日太谷的晋商除了热衷营造阔大的宅院之外,还喜欢修建园林,位于县城东郊的孟家花园就是其中的代表,至今仍有遗迹可寻。
孟氏祖籍山东济宁,元至正年间迁居太谷,逐渐发迹,成为当地显赫的世家,不仅在城内拥有几十座钱庄、布庄、粮店、当铺等,而且商号遍布全国各地,子弟也纷纷科举中式,步入仕途。孟氏家族分别在太谷城的东大巷、上官巷和东岳庙巷建造宅园,清雍正年间曾任盐政官员的孟周衍辞官回乡后,在城外另建花园作为避暑之地,又广设田垄菜圃,兼具庄园的属性。
这座花园西邻县城,南望凤山,东北有乌马河环绕,环境优美,算是一处上佳的地段。全园占地面积约三十三亩,规模宏阔,主要的建筑院落和山水景致位于中部,其余空地多辟为瓜棚、菜圃和农田。
晚清时,孟氏家道中落,族人争产剧烈,为避免花园被瓜分,决定在园内设天后圣母楼,供奉天后(即妈祖)像,以保证孟氏家族水上运输的安全,花园自此带有家庙的性质。孟家后来一度打算在园中开辟家族坟地,但并未实施。
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爆发,太谷发生教案,六名美国传教士被杀。事后,孟氏后人孟儒珍被迫将花园无偿出让给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不仅在此集中安葬太谷教案、汾州教案的殉道者,还用“庚子赔款”创办了一所贝露女子学校,这座私家园林就此变为新式校园。
光绪三十三年(1907),留学回国的太谷人孔祥熙在家乡创办山西铭贤学校,最初校址位于县城南关的明道院,后来因为不断扩招,校舍不足,便于宣统元年(1909)与贝露女子学校互换校址,迁入孟氏旧园,增建韩氏楼、亭兰图书馆、嘉桂科学楼等建筑,扩建曲尺形水榭和四明厅,学校占地面积增至3.5万平方米。亭兰图书馆与嘉桂科学楼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1954)主 持设计,采用飞檐翘角的中国传统形式,与旧园风貌相协调。值得一提的是,亨利·墨菲也是清华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等近代著名学府的设计者。
此时的花园作为铭贤学校的核心区域,景致更胜从前。其北部以庭院建筑为主,南部以假山水池为主,呈现出北密南疏的布局特点。园北侧设东、西两个入口,由此可以进入北部的三路院落。
东路最北为五间硬山卷棚顶楼阁,外临街道,是当年孟家的当铺店面;其南为五间过厅,曾作为当铺掌柜和店员的居所;再南为五间高大的歇山顶绣楼,底层存放各种花木盆景,上层四面开窗,是孟氏女眷休憩观景的地方。东路南院两侧皆为花墙,墙上辟月洞门楼;北院中院有老槐树与枸杞树各一株,另设有花畦,种植丁香、榆叶梅、连翘等花灌木。
中路最北的天后圣母楼为三间楼阁,南出一间抱厦,梁枋、斗栱和外墙上有精美的雕饰和彩画,彰显出富丽堂皇的气派。抱厦的屋顶处理成中央平顶、周围出檐的“盝顶”形式,平顶部分以雕砖墙围合。铭贤学校时期,此楼改称“崇圣楼”,供奉孔子牌位,以示尊崇儒家传统。院东、西两侧建有厢房,院南的尚德堂为三间硬山建筑,南设前廊,北出一间歇山抱厦,与天后圣母楼彼此相对。
西路为内寝区,通过一个门洞与尚德堂所在的院落相连通。北院北侧为五间正房,曾用作孟氏主人全家的寝室,西南角建有一座两层方形攒尖顶小阁,为护院家丁所居。西厢房为五间单坡建筑,南山墙突出半座六角亭,以砖包砌,并不开敞,属“暖亭”性质。院落东北有一株高大的侧柏,南侧是三间书斋,再南为五间歇山花厅。
西路院落以西地段为菜圃,北侧设车马厩和厨房,东侧设五间平顶轩,前出抱厦,旁依古槐,背后与西路院的西厢房紧贴。
东路院与中路院之间有一个狭长的跨院,其南部用矮墙围合成独立的小院,院中建有三间小轩,名“洛阳天”。
中路尚德堂以南,沿轴线布置一座木牌坊,上悬“色映华池”匾额。牌坊南侧为假山水池之所在,池中央筑岛,岛上有四明厅,为三间厅堂,带前后廊,厅北设长长的石桥与牌坊相连,东侧有石平桥通向曲廊,廊下的涵洞即水池入水口。厅西南侧另有曲桥通向西岸,西侧建有迎宾馆,其北为曲尺形水榭。
水池之南为大假山,中央为主峰,东西伸出两翼环抱水池,这与太谷县城三面有山围合的态势颇为相近。假山主要采用“以土带石”的方式砌筑而成,还特意在山坡上点缀了一些带有孔窍的沙积石,看山去有点像江南的太湖石。假山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方亭,登上山顶可远眺凤凰山。
山西地区普遍缺水,虽然孟家花园外侧东北方向有一条乌马河,但到河道的距离略远,无法直接引水,只能在园内凿井,以解决水源问题。园中水池主要依靠人工汲水注入,水量有限,无法培植荷花、蓄养鱼类,但毕竟可以带来澄净的碧波,为园景增色。遇上枯水时节,池底半干,露出茂盛的灌木和杂草,与岸边的斑驳树影相伴,别有一番情趣。假山山腰位置另开凿了一个小池,山脚砌有石洞连通南北,下雨时可贮水于池,再沿石壁漏滴至石洞中,叮叮之声不绝于耳,平添几分妙趣。
花园的中轴线上布置了最重要的楼阁、堂、牌坊、石桥、水池、厅、假山,两侧的院落、景致大致对称,同时又体现出一定的变化,是北方园林的典型布局。诸院形态规整,彼此多以一米多高的矮墙分割,空间相对连通,并无阻隔。建筑的形式非常丰富,或高大或小巧或华丽或朴素或封闭或开敞,疏密合宜,错落有致;其装饰韵味古朴,但繁复的雕花、绚丽的彩画和厚实的青砖墙面,依旧透露出晋商花园所独有的富贵气息。园中种植大量古树,略具密林深处的清幽意境。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后,铭贤学校一路南迁至四川,花园曾被日寇侵占,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1950年,铭贤学校回迁,1951年改组为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昔日的孟家花园作为校园的一部分,其北部的院落和建筑大体保持完整,一些厅堂和楼阁得到修缮;南部的水池被填,假山被毁,洛阳天、迎宾馆、石桥被拆,古树大半被砍,四明厅、曲尺形水榭、方亭和部分游廊被迁移到西侧。虽然旧貌仅存十之三四,但徜徉其中,仍可体会到浑朴雅致的艺术魅力。(贾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