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杜志东
与油画、粉画、水彩画等以材料作为画种命名手段的艺术门类一样,“漆画”一词直截了当地阐明了这一画种在材料使用上的根本——以漆作画。《庄子·人间世》云:“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我国是世界上产漆、用漆最多的国家,在发展髹漆工艺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影响力一度辐射到周边国家。
乔十光《泼水节》1978年
白小华《午门瑞雪》2004年
日前,由中国美术馆推出的“丹漆随梦——中国美术馆藏漆画艺术展”,将该馆历年所藏漆画精品进行了全面展示,不仅呈现了漆画这一“古老而现代”的艺术门类所具有的独特个性与多元样貌,同时也展现了现代漆画艺术的审美内涵与艺术表达。
说漆画“古老”,是因为中华民族以漆作画的历史悠久,在距今8000年前的浙江跨湖桥遗址中就出土了被称为“国漆之源”的漆器“木弓”。此后历代能工巧匠不断发展创新,将髹漆的技巧提高完善,明代黄成所著《髹饰录》一书更是将漆器的各种分类定名以及堆、磨、刻、嵌等工艺技法进行了详细记述,成为我国现存唯一一部关于漆艺的古代著作。
而说漆画“现代”,则是因为漆画从传统的漆器工艺脱胎并演变为独立画种不过百年。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现代漆画逐渐自觉地走出了传统漆器的范畴,特别是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成为中国现代漆画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在这届美展上,漆画终于以独立画种的身份亮相,完成了由漆器装饰向纯艺术形态的转向。从这一角度看,漆画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年轻画种”。
这恰巧也在中国美术馆的藏品管理中得到了印证,中国美术馆最早的漆画收藏始自1964年,但早年的漆画管理并未设立单独的“漆画”账目,而是将数量极少的漆画作品划归为工艺美术,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漆画创作的繁荣和入藏漆画数量的增加,中国美术馆才正式设立了单独的漆画分类账。
于很多人而言,漆画自带神秘感,究其原因在于它具有很强的工艺性,创作有一套独特的技法与制作流程,如彩绘、刻填、堆漆、镶嵌、打磨和推光等,这也是漆画区别于别的画种的特点所在。但现代漆画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尽管在工艺上延续继承了传统髹漆工艺,但其内核却将髹漆提高到了纯绘画的层次,呈现出具象、意象和抽象等多种艺术形态。从表现内容上看,与其他艺术形式无异,人物、花鸟静物和田园风景均为热门题材。
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现代人物漆画应为20世纪20年代由福建人吴埜山所作《孙中山像》,此画像融合了西画的明暗和传统的金漆工艺,当时的嘉奖证书赞曰:“画虽取法于西,而应用金漆仍然成祖国之粹。”新中国成立后,漆画家乔十光对人物漆画的技法语言进行了新的挖掘,创造了“铝粉罩漆研磨法”,如《红色娘子军》将红色透明漆罩于银箔之上,再经过研磨而出现细腻层次,提升了作品的绘画性和写实能力。他创作的《泼水节》展现了观看龙舟竞渡的傣族少女,她们身材袅娜,长裙华美。乔十光综合运用了贴金、镶嵌等多种技法,整体鲜亮富丽,具有装饰效果。
花鸟、静物也是现代漆画最常见的表现题材之一。花鸟寓意美好,体现了艺术家对大千世界生命的观察体认,花鸟等物象所具有的色彩构成特点与漆画材质特性十分契合,各种工艺技法的运用使得此类题材的漆画艺术语言多元丰富,彩绘的细腻、刻漆的纯粹、磨漆的迷离、镶嵌的炫目、堆漆的厚重,赋予了自然万物以无限可能。沈福文是中国现代漆画的开创人物之一,其作《金鱼》以黑底为水,具有鲜明的漆性,画家在研磨彩绘的基础上揉入高堆漆法,使几尾金鱼具有浮雕似的立体效果,朱红色的金鱼色彩鲜艳,活泼有趣,螺钿和用金技法使金鱼闪烁着光泽,发亮的鱼鳞逼真,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园山水聊心存。”中国艺术家历来有纵情山水、亲近自然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追求,山水故园是艺术家构建的精神家园,他们将四季更替、湖光潋滟、旷野天空等自然景象与个人心象相融汇,营造出了别样的故园情怀与抒情意境。
漆画风景构图巧妙,在符合明暗透视等画面原理的基础上又保留了平面装饰特点。作为工艺与绘画结合的产物,漆画在强调艺术性表达的同时也不断对材料和工艺进行着改革创新。所谓漆黑易,漆白难,漆的天然特性决定了白色为大漆(天然漆)所不能,而为了实现客观对象的有效表现,丰富画面色彩层次,漆画家们创造性地将蛋壳引入漆画,以蛋壳的色质来填补天然漆无法调制出纯白色的缺憾,蛋壳镶嵌的白与特殊的龟裂肌理形成了独具视觉美感的装饰效果,成为漆画家使用最广泛的工艺技法,在刻画黑瓦白墙的江南民居和惟余莽莽的山乡雪原尤具表现力。
白小华的《午门瑞雪》是表现故宫的经典之作,刻画了故宫午门冬日雪景,朱漆色彩沉稳,蛋壳的介入成功地营造了白雪皑皑、漫雪纷飞的景象,红墙白雪相映之下,故宫庄重肃穆,尽展东方美学韵味。(杜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