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荣的城市 信仰的力量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光荣的城市 信仰的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2021-10-02 09: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肖 勤

  一

  幼年,遵义是一座遥远又亲切的城市,亲切是因为那是父亲的故乡。父亲16岁时当知青,坐上解放牌大卡车,在一片雾雨中离开了生他养他的遵义城,从湘江到乌江,从城市到农村。而我,则出生在远离遵义的乌江河畔。

  那时候,车马慢、天涯远。遵义是什么样子,我不得而知,只能在父亲的讲述中一次次想象。6岁那年冬天,父母终于带着我和妹妹回了遵义。冰封雪裹的三道坎、延绵不断的群山、辗转两天的艰辛车程、锈迹斑斑四处漏风的车厢,统统挡不住我们要去看遵义城的热望。

  父亲从遵义出发时是一个人,如今回来是四个人。爷奶是如何大呼小叫抱着我们进家的场景,我早已记忆模糊了。只记得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带我们出了门,他庄重地说,到遵义,一定要去看一个地方。

  于是,那天我看到了一栋造型别致、风格典雅的二层小楼,一株大槐树守在旁边,好像在无声地注视着我。

  年幼的我还不知道,终有一天我会在课本上看到这栋楼以及与它相关的描述——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人的情感是如此神奇。自从知道了遵义会议,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突然觉得,自己和世界上别的地方的孩子似乎不一样了。这样的自豪对于少年来说有些太宏大,以至于必须要写信给远方的伙伴们倾诉和炫耀:“我的家乡在遵义,这是红色革命圣地……”

  那时候,我所有的信,开头都是这样子。

  二

  时光荏苒,父亲永远留在了他下乡当知青的土地上,那里有他青春的汗水和坚实的脚印,而我却来到了遵义城。以往是父亲带我看遵义,现在则是我带着各地的朋友看遵义。

  或许他们就是当年曾收到我的信笺的人,因为他们都说,我们要来看看红色的遵义。

  是的,遵义是红色的,这红色在遵义无处不在。红军与遵义人民生死与共,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了无数感人的诗篇。

  中央红军进入遵义城后,遵义城里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南门关丰乐桥,手执红旗、肩扛缠绕着鞭炮的竹竿,汇聚到湘江河岸欢迎红军。在彭雪枫将军的回忆中,遵义是这样一座城市:“长征以来遵义是最使战士们想念的一个城,那比较繁华的街市,那相亲相爱的群众,那鲜红的橘子,那油软的蛋糕……”

  相亲相爱。遵义人民与人民军队的感情正是如此。红军在遵义、娄山关、赤水河的山岭河道间排兵布阵、攻守辗转,遵义人民不惧生死,掩护和帮助着红军。红军在遵义的3个月间,数不清的遵义群众为红军修路架桥、送情报、抬担架、收治伤员,帮助红军印刷文件、布告、宣传品,为红军抢修枪炮。娄山关下的桐梓县城,当地群众曾昼夜不休,为红军碾米20余万斤,数十名缝纫师傅为红军赶制军衣3000多套……湘江战役后,红军从8万多人锐减到3万人,而仅仅在遵义一地,红军又扩红3000人。革命的火种在遵义大地上接续点燃。

  新中国成立后,昔日的丰乐桥已改名迎红桥。桥名改了,但遵义人民与红军之间的血肉深情却从来不曾改变。2019年3月,当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在遵义汇川区团泽镇卜台村拍摄时,演员们看到了感人的一幕——当地村民敲锣打鼓,抬着一头系着大红花的牲畜,带着水果、蔬菜和鸡蛋,自发跑到拍摄现场慰问,而队伍最前面的一幅大红标语更是分外醒目,因为上面写的竟然是——“欢迎红军再回家”。那一瞬间,所有的演员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有一座特别的塑像,在遵义,人们都亲切地叫她小红。红军长征撤离遵义期间,一名红军小卫生员因为救治当地患鸡窝寒(伤寒)的父老乡亲而耽误了归队。红军离开后,这名小卫生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当地群众含泪掩埋了这名小卫生员,并为这个不知姓名的小红军起了个名字叫小红。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小红的墓前时常有群众前来祭奠。遵义市妇幼保健院更是将小红的塑像敬立在医院里。医护人员说,看到小红,心里就会想起身为医者的担当与使命。

  一个人、一群人、一支队伍、一段岁月,在遵义这座城市,信仰的力量从未消失、光芒从未减退。在遵义,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会用稚嫩的语气流畅地向你讲述遵义会议和小红的故事;在遵义,鹤发童颜的老人会如数家珍地告诉你,红军哪年哪月从河的哪一段渡过来,又从哪一段渡过去,仿佛滔滔赤水河尽在他的眼前;在遵义,某位貌不惊人的老师会轻声跟你说,连环画《一把七星刀》讲述的就是他爷爷石扬光当渡船工时保护红军过江、红军送他七星刀的故事,如今这把刀作为红军长征播下革命火种的历史见证物,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有人说,遵义这片土地太神奇,随便捧一把时光的沙砾,里面都有比钻石还耀眼的故事。是的,红军长征过遵义,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红色印迹。数十年过去,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成了长征的讲述者和传播者。难怪世人感慨:遵义红,红得正、红得烈、红得荡气回肠。

  三

  翻开今天的遵义画卷,你还会发现,原来,遵义不仅是红色的,还是绿色的。

  86年前,在遵义琵琶桥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小屋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领路人,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于是地球上多了一条著名的“红飘带”。

  86年后的今天,站在高高的凤凰山上望去,这座红色的革命之城,竟然也是一座绿意盎然的生态之城。遵义人坚守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建公路、架桥梁、送科技,硬是在山山岭岭间连起了致富路、种下了致富宝——竹笋、茶叶、白芨、金银花,真正是“卫生院修到了山顶上、公路修到了山脚下、产业送到了家门口”。仅仅一个湄潭县城,就种下了60多万亩茶。不知不觉间,遵义绿了,遵义的绿是渔樵耕读、世代传承下来的人文的绿,更是奋斗不息、连接幸福生活的生生不息的绿。当年的徐霞客何曾料到,他昔日走过的所谓“穷山雾瘴”,今天已经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数十年前,父亲带我看遵义。当我长到父亲的年纪时,我陪父亲看遵义。如今,乡村振兴的朝霞已经悄然映红了遵义的山河大地。

  父亲是与新中国同龄的人,心中始终怀有理想和信仰。这样坚定的信仰,来自于生他养他的遵义城,来自于浸透在遵义每缕微风、每缕阳光中的红色基因。他冒着风雪,带幼小的我们去瞻仰那栋小楼,是想把那栋小楼种在我们的记忆里,让我们记住这座城——当年的他何曾想到,从知青点到遵义会议会址,翻山越岭、迎风沐雪的两天路程,如今只需3个小时就可以抵达。

  2020年3月3日,遵义市最后一个深度贫困县正安县成功脱贫摘帽,标志着遵义全面脱贫、整市脱贫,也意味着812万老区人民从此告别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

  当年走出小楼的那群人,是点亮星光的领路人;今天扎根红色土地的遵义人,是不负星光的赶路人。而今天的遵义城,不但是一座光荣、厚重的革命之城,更是一座生机盎然的现代之城。(肖 勤)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