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旗展鼓号鸣 龙舟竞渡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旗展鼓号鸣 龙舟竞渡开

来源:西安日报2021-06-12 10:2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旗展鼓号鸣 龙舟竞渡开  作者:鲁  风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南宋诗人戴复古的这首诗,生动反映了当时端午节的情景。吃粽子、插艾叶、挂菖蒲、悬五彩丝线、佩香包、射柳、斗草、打马球……在天南海北诸多以端午节为名举行的民俗活动中,最有代表性、最具传统文化色彩的当属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扒龙船、龙船赛会等等,这个习俗自古流传,今人多认为它因凭吊屈原而形成,亦有纪念伍子胥或纪念投江寻父的曹娥之说,还有称此俗来自于越王勾践。其实,龙舟竞渡起源于江浙地区的古代龙图腾祭祀活动。

  龙舟一般以木雕成,狭长而细窄,重装饰,多彩绘,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有红、黑、灰等色,与龙灯头相似,姿态不一。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此外,龙舟上还要安放锣鼓,遍插旗帜,讲究的还要有绣满龙凤的罗伞、龙牌、帅旗等。古代龙舟很华丽,元代王振鹏所绘《龙池竞渡图卷》中可见,图中龙舟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重檐楼阁,雄伟富丽。比赛时,不同的龙舟所用划手人数不一,多者可达上百人,少者也有一二十人。

  还有一幅宋代的《金明池争标图》,它以全景式的构图描绘了北宋汴梁(开封)端午节时,宋太宗来到金明池,观赏龙舟竞赛与民同乐的画面。整幅画不大,却足有百千余人,人小如蚁,又姿态各异。画面的拱桥下方,龙舟竞渡的场面激烈,可拱桥上方却还有几只小舟悠然漂浮,形成鲜明对比。这幅画现藏于天津博物馆,作者被认为可能是画出《清明上河图》的北宋画家张择端。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鼓声渐急标渐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惟妙惟肖地描绘出龙舟竞渡时扣人心弦的场景。还有陆游的《归州重五》诗:“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倾城而出观竞渡的盛况,呼之欲出。

  端午节的龙舟活动丰富多彩,除了比赛速度外,还有多种游乐方式。比如龙舟游乡,就是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龙舟的花样划法,具有表演的含义。如把桨叶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飞溅;船头船尾的人,则有节奏地顿足压船,使龙舟前后起伏,如游龙戏水;有的则是把龙尾踩低,让龙头高翘,使船头的急浪从龙嘴中泻出,宛若喷水吐雾。

  夜晚的龙舟表演,尤为引人注目。古人在四面挂起小灯以竞渡,今人在舟上装电灯,配焰火,火树银花,辉煌夺目。有的地方还于水上设堆浮焰,让张灯结彩的龙舟从火焰中穿过。在龙船表演时,多有龙船歌伴唱助兴,其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有人领呼,划手合唱,一呼百应,气氛热烈。《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晚霞》,故事开头是端午节斗龙舟的描述:“五月五日,吴越间有斗龙舟之戏。刳木为龙,绘鳞甲,饰以金碧;上为雕甍朱槛;帆旌皆以锦绣。舟末为龙尾,高丈余,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颠倒滚跌,作诸巧剧……”文中提到的江河上斗龙舟嬉戏的风俗,更像一种惊险的杂技。

  端午节当天,还有在陆地上进行模拟龙船比赛的活动,称旱龙舟(船)。如《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旱龙舟实际上是一种舞蹈。人们在节日里抬着木制的龙巡游,鞭炮齐鸣,声势浩大,有锣鼓敲响,表示雷鸣响起,鼓声加急,喻示龙威发作,此时龙头跟着鼓声起劲,龙尾快速上下摇摆,热闹非凡。在北方一些地区,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跑旱船”,但表演时间不再限于端午。

  赛龙舟已成为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端午前后,国内、国际都会举行盛大龙舟赛,这项古老的运动正焕发出勃勃生机。(鲁  风)

[ 责编:王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老枪》:在人生的困顿时刻打出最好的一枪

  • 《再见爱人》:爆火背后,是去掉了爱情的“滤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