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名家评红楼”系列评论】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 詹丹
《红楼梦》言近旨远的描写艺术,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阐释空间,这里仅从“只好”一词引发的理解争议上,稍作讨论以窥豹一斑。
我曾在一次读书会上,分析了第二十二回的一段描写,以揭示其在闲言碎语的聊天中,反映人物心灵冲突的特点。
第二十二回写荣国府为宝钗十五岁的生日宴,请戏班子演出,贾母让宝钗点演出的剧目,接下来写道:
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道:“只好点这些戏。”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只‘寄生草’填的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见说的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与我听听。”宝钗便念道:
“‘慢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
这里宝钗点“闹五台山”是一出闹戏。
此前贾母让宝钗点戏时,宝钗点一折《西游记》这样的闹戏,正是老年的贾母所喜欢的。但宝玉向来不喜欢热闹戏,不过既然有贾母在场,为了照顾老祖宗的兴趣,点自己未必喜欢的热闹戏,也是合理的。所以当宝钗点戏后,宝玉说:“只好点这些戏”,其“只好”用词,显出一种无奈,似乎也是对宝钗的一种安慰。不过宝钗恰恰不认同宝玉这一说法。她特意声明,点这样的戏,其实就是在照顾自己的审美趣味,“只好”或者说“不得不”如此的理由,是不存在的。我们知道,对于薛宝钗这样一位恪守礼仪的贵族小姐来说,她确实能够时时照顾长辈的兴趣和要求,但她又不想让别人误以为这是在委屈自己的状态下做到的,那样就脱不了虚伪的嫌疑,所以她竭力赞赏这戏的音律之美词藻之妙,是想暗示,她是在满足自身的审美趣味中,才达成与老祖宗兴趣的一致。而她念给宝玉听的那支《寄生草》曲子,果然打动了宝玉,让宝玉在认同宝钗审美趣味的同时,也赞扬宝钗对戏曲的熟悉,这当然让在旁的黛玉醋意顿生。那么林黛玉是怎么反击的呢?虽然表面是让宝玉安静看戏,但实际上也讽刺了宝玉,一个不喜欢看热闹戏的人,自己的言行却是最不安静的。这是第一层,把宝玉置于一个自相矛盾的境地。第二层,他用两折戏名来指责宝玉,言外之意也是在跟薛宝钗暗暗较劲,因为宝玉赞扬宝钗有广博的戏曲知识,那么黛玉在即兴指责宝玉时,能很妥帖用上两折戏名,就表明自己对戏曲也非门外汉。所以在抱怨宝玉时,对宝钗也是一种旁敲侧击。诸如此类的言外之意,是需要我们读者在细细品味中,才能稍稍进入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得以理解他们内心曾经有怎样的波澜涌动。
不过,程高本在脂评本“只好点这些戏”前,加上一个“你”,看似指向更明确,但恰恰是这一明确指向,把“只好”的含义,变得狭窄化了。
因为当宝玉对宝钗说“只好点这些戏”时,其实还可能蕴含了另一层意思,就是说,如果让我点,尽管我不喜欢这些热闹戏,我也不得不这样点。这样,其对宝钗安慰的意味就更温馨了。毕竟,这一天是宝钗生日,戏就是为宝钗演,也是应该由她来点。结果还是不能随其心愿,这确实也需要得到一点安慰的。而一旦加上“你”,言语指向对方的同时也有着反指自己的那种特殊意味,就被弱化了。
但是,我把“只好”解读为“只能”“只得”时,不止一位听讲者提出了异议。
他们认为,“只好”应该断开来理解,“好”读去声,解释为“爱好”“喜欢”。还有听讲者进一步提出,如果把“只好”解释为“只喜欢”点这些热闹的戏,就表明贾宝玉实际上是对薛宝钗的不屑,指责,指责她一味地去讨好别人。因为薛宝钗一直是一个存有机心之人,她精通世故,用肯定的角度讲是她通情达理,善于考虑别人感受;从否定的角度来讲是她虚伪,不真诚坦率。还有论者认为,宝玉那时还是个孩子,似乎还不应该那么懂事,不应该懂得如何去安慰宝钗。后一种说法似乎忽视了作者对宝玉的“情种”定位,也忽视了,正是在这一年,在凤姐吃醋大闹而殃及平儿时,宝玉对平儿安慰备至,其设想之周全,连处事一向缜密的平儿都要赞他“色色想的周到”,就这一点而论,作者塑造宝玉这一形象,确实没有完全顾及宝玉年龄的现实制约,是带有一定的理想色彩。
需要提出的是,把“只好”中的“好”读为去声分,确实是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的。有人提出后,我进一步思考,并且把《红楼梦》前八十回相关词语梳理了一遍,发现庚辰本留存下的78回,检索到“只好”有40余处。绝大部分都作“只得”“只能”解释,如第一回的僧人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第七回写宝钗的话,“所以了,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第十六回写贾蔷笑道:“只好学习着办罢了。” 第五十回宝玉自己说的“我原不会联句,只好担待我罢。”还有第八十回的,“香菱虽未受过这气苦,既到此时,也说不得了,只好自悲自怨,各自走开” 。等等。
偶尔也有作表示推测的“只应”解释,如第二十四回写宝玉看贾芸时,“只见这人容长脸,长挑身材,年纪只好十八九岁。”或者解释为“就该”,比如第五十五回薛蟠对柳湘莲说,“原是两家情愿,你不依,只好说,为什么哄出来打我?”值得注意的是,在《红楼梦》中,当“好”和前面的“只”必须断开理解时,“好”之后往往还有一字组成双音节词,如第二十一回写贾琏笑道:“你只好生收着罢,千万别叫他知道。”这里,“只”是修饰“好生”的,又如第四十回写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受是:“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只”是修饰“好看”的。而在小说写到“只好”的40余处中,把“只好”中间断开而又把“好”作为“喜好”“喜欢”来解释的,很难找到第二个例子。倒是有8、9处跟“只好”的“好”读去声的相近用法,如“只爱”“只喜”:第八回宝玉说,“我只爱吃冷的”,第四十回写林黛玉说自己“只喜”李商隐的一句诗“留得残荷听雨声”等。
那么,是不是因为前八十回中,小说人物的习惯用法并没有把“只好”理解成“只喜欢”的第二个例子,宝玉说的“只好点这些戏”中的“只好”一定得解释成“只能”“只得”“不得不”了呢?那倒也未必。尽管在宝钗生日宴上,本来就是为宝钗演戏,而请宝钗点了不是宝玉喜欢的戏,宝玉来指责她,似乎不合做人的基本礼仪,这是其一;其二是,小说人物说的“只好”,绝大部分都解释为“只能”,只是说明了解释为“只能”“只得”更有可能,而不是绝对排除“好”理解为“喜欢”“爱好”的另一种可能。毕竟小说还写下不少“好”作“喜欢”解释的文字,如“如今一味好道”“好吃懒做”等,而一些听讲者提出了我从来没有想到的“只喜欢”这一解释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是拓宽了文本的解释空间,使得读者得以把不同的解释拿来比较,从而给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认定“只好”只能解释为“只喜欢”,又把文本解释的空间变狭窄了。事实上,一本《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辅材料,就是在“只好”的“好”字下加点,让师生去思考加点字的表达效果,我个人认为,这样的题目设计可能还是欠斟酌的。因为其题目设计本身,只在“好”字下加点,已经预设了“只好”是不能合成一个词语来理解的。而在《近代汉语词典》中,收有“只好”词条,在白话小说中就有4个义项,这里摘录一些:
1.只应,表示推测。《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那妻子姓唐,也是做皮匠的女儿,年纪只好刚二十岁。2.只能,只得,不得不:《隋炀帝艳史》第三十二回:只好今日到花下多饮几杯,以消年年渴想。3.仅可,只能够:《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孙膑)两腿无力,不能行动,只好盘足而坐。4.就该:《元朝密史》第十二卷:我若早知您这等德性,只好叫你与札木合、阿坛忽察儿一例废了来。
这4个义项,《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就有明显的3项,并且以解释为“只能”“只得”“不得不”用法最普遍。这样,如果要设计阅读思考题,先不预设答案,而是比较这两种解释的区别,或者把程高本添加的“你”也纳入讨论,也许是更能让人体会到《红楼梦》描写的深远意趣的。(詹丹)